基于新型城市化的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王敏
[导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城市化内涵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兴国县自然资源局 王敏 3424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城市化内涵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化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与此同时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已发展为我国各个地区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探究了新型城市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
        1新型城市化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内涵
        1.1新型城市化
        对于新型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明确规定,现阶段主要有3种比较热门的观点。一是基于人口转移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城市化;二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维度融合的城市化,侧重人本主义的城市化;三是复合概念的城市化,即强调城市数量规模以及人口规模的增加,城镇内部形态和分布以及城市文明地理分布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对于这三种观点,本文更倾向于第三种,即城市化是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三维整合的过程[1]。
        1.2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内涵,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国家发展情况来着手,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国虽说地域十分广阔,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土地资源也是这种情况,有限的资源不仅必须解决14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必须处理好大国发展需求方面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早在 2008年国务院便在文件中提出,应采取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方式来处理好人多地少的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从实际内容上讲,土地集约节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量使用好每一分土地节约土地,避免土地浪费,少占用耕地。第二,利用土地来激活土地资源,合理调整城乡土地结构,更加科学地对土地进行规划布局[2];第三,提升土地资源的价值,发挥市场的作用,分配资源以充分利用土地,并带来最大的价值。第四,以发展眼光创新机制,解决新问题,提高土地综合治理水平。
        2.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意识不足
        当前,大家对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性还不够理解。城市有些区域领导与百姓还没有形成集约经济的土地利用意识。有些人专注于建设综合和大型形象项目;有些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盲目地向上要指标,没有形成长期计划;还有些把土地当成填补地方财政缺口的资金来源,大规模地转让土地。在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的一些地区不重视土地集约利用,对老城区的科学改造和利用缺乏深入的了解,仅仅按照习惯而持续扩大。在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盲目跟风,并未融合当地产业本身的特征,未以集约经济为基础,没有采用有效的科学布局,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的项目。此外,部门间缺乏密切的沟通协调,监督管理不到位,在招商过程中随意承诺土地使用条件。由于一些干部对集约经济用地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因此政府制定的关于集约经济用地的政策文件无法较好地付诸实践。
        2.2土地集约节约用地政策不够健全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修订和完善工作还比较迟延,关于土地集节约利用的总体制度和规定还不够健全。例如国土资源管理、成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政策配套不到位,这样使得土地集约利用不易落实。


此外,群众随意建设和占用土地依旧比较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
        2.3土地利用率较低
        目前有大量闲置土地,土地利用率较低。为了发展经济,在工业发展中,出现了盲目运用新增土地盲目扩张土地的现象。而经济不景气时,许多项目通常无法正常生产和建设,停滞不前,从而造成了一些闲置土地。
        3新型城市化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
        3.1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需要遵循自己的特点,并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土地、林业、环保、自然等各类规划要实现“多规合一”,构建衔接紧密、功能互补以及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要把城市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进行联系起来,并且制定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实现各项目间的集约化发展,且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此外,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可以获取各个产业用地的需求量,使每个区均有其自身的影响范围以及辐射作用,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规范性。结合行业的情况,强化农业、工业用地空间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且注重对各种项目的科学指导,使其更高效高质量地朝城市方向聚集,实现土地集约化节约化利用的目标。
        3.2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定额标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
        鉴于城市建设用地数量较大,但是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现阶段城市化步伐加快的时期,政府要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从土地利用结构、总供给、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价格等方面严格控制项目和建设用地的引进。有必要执行较为严格的工程准入规定,并对引入的项目保持谨慎的态度,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具体情况,可以引进一些符合现行经济发展规律的项目,例如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项目。依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应将企业规模引向集约方面发展。在开发工业项目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相关指标,不断增强企业对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增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为建设用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供有利的条件。按照既有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评价指标和监督管理机制,纠正和制止闲散浪费和土地低效利用问题,采取科学集约化使用模式,注重引导工业项目的开发和发展,鼓励工业项目集中在开发区,鼓励引导人口集中在城镇,鼓励以及引导住房集中在社区,转变以前的粗放使用土地的模式,促使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盘活城乡存量土地
        要进一步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进行挖掘,尽可能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土地使用率,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运用。可以对少量库存和未使用土地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地方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鉴于现有的建设用地存量比较大,有必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扩大服务功能,并加快已购置项目的土地平整,为投资商创造条件。此外,注重对批准后土地的监督管理,严格处理已经提供但尚没有建成的闲置土地。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工作,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征用流程,且和有关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尽快推进区域工程的正常开工。有效地提升土地供应率。
        4结语
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需要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地进行合理优化、科学管理,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不断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远索.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11). 
[2]许坚.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J].中国王地,2011,(1):15-18.

作者简介:王敏(1985.10),女,汉族,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本科,从事国土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