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吴兴杰 刘广英 张昊 满晓磊 陈云 239000
摘要:土木工程行业中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了当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根据BIM技术的特点,论证了BIM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融合的优势及可行性。基于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鼓励学生参加“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丰富考核方式,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1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近年来在土木工程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在尝试利用BIM技术革新高校课程教学模式[1,2]。李一凡等[3]、张华英等[4]对BIM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饶平平等[5]、陈燕欢等[6]尝试将BIM技术与工程施工及管理课程内容相融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结合BIM技术的特征,对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与BIM技术的融合进行探究。
2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不能充分体现“以考促学”的目的,没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考勤、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综合打分,但课堂表现难以顾及全部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平时成绩与学生实际表现存在一定偏差。期末考核内容主要是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客观题居多,主观题较少,学生一般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应对考试,难以真正考察学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BIM技术融入教学优势分析
BIM技术本身具有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辅助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
(1)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对工程管理内容建立感性认识。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将施工现场、拟建项目、施工流程、物资消耗等内容以三维模型、动画及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项目成果、建造过程、施工现场环境等内容。
(2)利用BIM技术模拟性、协调性和可出图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工程管理过程中多专业协同及项目实施阶段的方案优化。一方面,可以利用拟建项目中涉及的建筑、结构、机电、装饰装修等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模拟,从而对各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优化及深化设计,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施工现场模型对施工建造全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及风险因素,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多种方案的模拟,以验证各方案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
.png)
(3)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优化性和协调性性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的概念。在BIM模型中除了包括工程项目的三维几何信息,还可以添加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协同管理。有助于学生利用BIM技术深入理解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管理流程及管理措施。
4.课程改革内容及方法
4.1教学模式改革
以相关BIM软件为基础,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利用BIM软件模拟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针对课程内容,预先选定工程案例,根据课时量,对工程案例进行适当简化与预处理,以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要点进行讲解,以达到各课程目标。由于BIM软件可以很直观形象地模拟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概况及项目施工流程,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感性地感受和理解课程内容。
.png)
4.2 考核方式改革
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出学生真正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又可以为课程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课程从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使考试真正成为培养和检验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原本课程考核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以课程内容学习作为基础,并配合大量的练习,积极参与到“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通过职业技能考评既能进一步考察学生对课程各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在职业技能考评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证书,增加学生就业岗位竞争力。
5.结语
(1)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征,分析了当前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考核方式难以真正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介绍了BIM技术与土木工程相关课程的融合,并根据BIM技术的五大特点分析了BIM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相融合的优势。
(3)基于BIM技术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鼓励学生参加“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丰富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尚, 任宏, Albert P.C.Chan. 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一)——基于美国高校的BIM教育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01):113-116.
[2]张尚, 任宏, Albert P.C.Chan. 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二)——BIM教学改革的作用、规划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5,36(02):92-96.
[3]李一凡,段绪胜,李昀腾,等.BIM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24-26.
[4]张华英, 杨振英. 高职院校BIM教学思路探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6-7.
[5]饶平平, 徐明, 邵兆通,等. BIM技术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6, 8(3): 62-65.
[6]陈燕欢.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494+496.
[7]赵彬, 甄萌.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城市住宅, 2018, 25(01): 61-64.
项目来源: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sjjd58,2020sxzx36);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基金(KJ2020B12);滁州学院校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2020jyc047,2020jyc040);滁州学院课程综合改革项目(2018kcgg018,2018kcgg023,2018kcgg020);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开放实验(2020sys003)
作者简介:吴兴杰(1992- ),男,河南长垣人,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信息化(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