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田鲁峰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田鲁峰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水资源的运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但水资源运用量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所以,怎样高效的将节水灌溉技术融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已然成为现阶段有关部门和国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之一。

山东齐河县兴利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田鲁峰         2511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水资源的运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但水资源运用量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所以,怎样高效的将节水灌溉技术融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已然成为现阶段有关部门和国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之一。基于此,本篇文章就主要对现阶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根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优化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成效的有效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
        引言
        农业的发展需要充足水资源给予支持。现阶段,我国范围内水资源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水资源紧张问题较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量,须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减少在周边环境中的引水量,保证农业供水的高效性与充足性。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1.1我国农业水资源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以及多个领域也在不断地交织与融合,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攀升,水资源以及各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威胁,党和国家政府一再强调,未来的社会发展应秉承生态绿色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高效节水灌溉是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却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相关人员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在长期的发展与建设中不断完善,以统筹安排的方式在建设过程中协调跟进,确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1.2有效推动灌溉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当前的农业行业中,农田灌溉技术可谓是农业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在有关人员开展农田灌溉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全面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结合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持续增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这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存在的问题
        2.1推广范围比较小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仅仅是被作为一种示范性的工程技术形式来推广使用,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这项技术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推广更是十分匮乏。
        2.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
        在资金和技术缺乏的情况下会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备、技术处于一个落后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2.3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发展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机制支持,最终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与此同时,在农田水利工程推广过程中关联部门的工作职责也不够明确,管理方式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3优化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措施
        3.1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的意识
        水利工程在使用时,一定要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种植户思想意识进行关注,提高大家高效节水的灌溉意识,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节水灌溉工作才能够事半功倍。


思想意识不到位,那么就难以积极地落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难以有效高质量地利用设备,资金可能落实不到位,一旦这些因素存在,都可能影响水利工程的发展。所以,需要关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思想意识的提高。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
        3.2加大技术宣传力度
        当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然而,由于受到农民文化程度低且欠缺节水意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对水利灌溉系统具备更多的认识以及了解,通过总结相关的资料,并且深入实际生活之中加强与农户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得农户能够了解到高效节水技术所具备的经济价值,最终使得农户能够在农业灌溉生产之中积极地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作业任务,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农户的收入。
        3.3节水效益
        节水效益是指灌区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后,节水灌溉和传统灌溉相比节约出来的水量,主要是针对改造的面积从而计算出来节水量。某县节水增粮行动2015年第二批项目实施方案,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67hm2 ,全部为旱田,其中改造面积2013hm 2(漫灌为1420hm2 ,管灌面积为593hm2)。工程建成后,全部改为膜下滴灌,漫灌定额由2670m3/hm 2减少到960m3/hm 2 、管灌定额由2505m3 /hm 2减少到960m3/hm 2 ,灌溉用水量将得到有效控制。2013hm2 改造面积,年可节水量334万m 3 ,综合节水量约1665m3/hm 2,综合节水率达63.4%。
        3.4组建应用指导团队
        当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为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吸引一批具有较为全面的应用知识以及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组建高水平的技术指导团队并且安排技术人员到各个服务点中做好农户的宣传以及管理工作,指导农户能够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并且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一方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能够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为农户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高校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优势,既能够使得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控制水量的供给,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帮助农户全方位掌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5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做好相关规划设计
        我国地缘广袤,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地貌,因此所有的农业水利工程不能一概而论,在节水灌溉建设前期应充分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规划,制定可执行的初步设计方案。在总体规划工作的探究阶段,需要各部门人员深化配合,强调各个工序的设计衔接,以综合规划体系为主导,尽可能地提升工程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如果不可避免的破坏地区环境,要制定相应的后期拟补措施,以此达到合理的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目标。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水资源的大幅度浪费,我国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想防止这类问题再出现,那么就一定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全面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此同时,在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要及时分析其地理位置、系统设计以及应用环境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融入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中,这对于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茂勇.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1):32.
[2]李玉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56.
[3]呼志礼.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J].乡村科技,2019(32):123~124.
[4]胡云.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210~211.
[5]李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1):21+23.
[6]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7]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