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王霖红
[导读]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控,充分发挥其特点,减少投资,缩短工期,有效规避风险,将决算控制在最初投资范围内。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整合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并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浙江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王霖红 311000

摘要: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控,充分发挥其特点,减少投资,缩短工期,有效规避风险,将决算控制在最初投资范围内。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整合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并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对策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研究表明,变化的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具有颠覆性的新进入者将触发建筑行业发生具大变化。今年,整个建筑业将强烈感受到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建筑行业转型势在必行,面临巨大风险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机遇。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创新突破,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为基础,充分发挥其特点,整合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为建筑行业注入新力量。
        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1.1减少投资成本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整体造价进行全程掌控,能有效杜绝信息的不对称。在进行造价全过程管理时,能有效整合各阶段信息,通过优化设计和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从组织,技术、合同等方面出发,提高投资收益,有效降低“三超”风险。此外,在现代建筑经济管控中合理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有效优化项目组织和简化合同关系,优化管理界面,能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高度管控,进而减少企业投资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缩短建设工期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经济管控中有效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能够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个完整的配套服务,克服原设计、造价、招标、监理等相关单位责任分离、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各专业工程的衔接和互补,有利于为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时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减少多次招标的问题,减少招投标时间,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全过程工程造价对于建筑行业的管理来说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强化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提前规避和发现管理对某些方面的疏忽和缺陷,防止返工,提高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验收时间。
        1.3有效规避风险
        一般来说,安全是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难以避免风险的存在,通过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并充分在施工中发挥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通过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全面、科学、有馈的对投资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在施工中将其优势体现出来。同时,全过程工程造价还能提前综合考虑安文环相关费用,拟定合理标准,有利于确保施工各项安全措施费用的落实,以防止和减少因费用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外全过程工程造价还能起到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减少众多管理关系引发的廉政风险,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降低从业风险。
        2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2.1完善成本控制,健全财务管理
        首先,公司要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奠定基础。企业要组织财务管理人才参与专业业务培训,注重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环节,实施科学合理的融资规划,让企业资本结构得到科学调整,切实提升企业资本金利用率。与此同时,要针对成本控制构建专门监督部门,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问题。其次,全面统计各个会计主体的财务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将会计核算和全面预算体系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各个预算主体构建健全的成本管理核算机制,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2.2优化方案比选,提高决策准确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期阶段有决策和设计两部分,其中决策阶段的投入不大,但其影响能够占到整个工程阶段的70%~90%,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决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资金流向,所以当决策有误时,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在决策阶段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办法是根据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者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论证,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推进工程施工与市场发展融合。根据施工中存才的隐患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加强试验验证,推进施工项目的实施,相关人员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的模式,去往其他施工现场进行调研,以便获得真实、可靠的参考资料。根据这份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再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减少施工问题。
        2.3落实限额设计,提高设计控制
        设计施工图纸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投资估算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限额目标,合理考虑先进技术,实现价值工程最大化。对扩初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比较和分析,选取最合适的方案。在进行限额设计方式时,把技术和经济统一起来,贯彻“先算后画”,把钱用在实处。要对投资和工程量进行全面分析,在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的指导下,科学运用限额设计,确保概算处于投资估算的范围内。通过采取限额设计方式,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2.4注重实际情况,控制施工成本
        2.4.1评定分离,选择适宜的工程承包方和监理单位
        建筑企业要依据工程建设要求及实际情况,采用评定分离的方式,择优选取承包方和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评定分离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自发性的同时,有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承包企业的资质及能力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最为适宜的工程承包企业,切实保障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为减低工程造价成本奠定基础。在选择监理单位时,也有利于选择能力过硬、资质过关、经验丰富的企业,为科学控制工程成本做好准备工作。
        2.4.2强化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要求对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一步明确各方权责范围及风险范围。合理制定造价体系,规范合同价格形成,预算编制,变更调整,调差等条款。科学运用法律形式,确保双方利益,促进项目有序完成。合同一经签订,不可随意更改。强化合同管理为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索赔风险提供支持。
        2.4.3明确材料设备价格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材料设备,在此环节花费的资金相对较高。在控制工程成本时,必须关注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波动情况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并加大对材料设备的审核力度。
        2.5善于总结概括,提高结算效益
        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要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严格遵守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现场资料的收集,加大对工程变更的审核力度,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出现遗漏和疏忽。在开展工程结算审核工作时,要确保相关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保证施工方案、招标文件等和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对完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项目要加强梳理,落实考核,总结经验,完成科学、智能和动态化的指标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建设规模有所扩大,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优势显著,能从投资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环节着手,进行全过程造价管控,保证投入的资金、人力发挥真正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避免造价费用超支,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J].纳税,2018,12(25):236.
[2]徐荣.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31):1152.
[3]陈晓丹.探讨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4):164-165.
[4]钟歆.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造价控制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8):306-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