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杨小林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杨小林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高层建筑在城市当中得到了建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其中的主要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即需要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把握,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四川省盐边县首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杨小林   610051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高层建筑在城市当中得到了建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其中的主要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即需要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把握,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1导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是其中的重要施工材料。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实际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强化施工与养护工作,在避免裂缝等病害发生的情况下,保证混凝土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具有好的表现,保证工程的高质量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应用技术、施工区域环境、施工现状等集中分析,便于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中对各类混凝土材料合理配置,提高混凝土强度值与耐久度。在混凝土材料应用标准拟定中,主要包含混凝土应用水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等。在混凝土水质判定中,要做好水质环境判定。对水的pH值离子含量、碱含量集中检测,保障多项指标能处于科学化范围中,之后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环节特征集中分析,为混凝土选取提供基本参照依据。在混凝土应用中不仅要考虑到质量要素,还要对支出成本进行分析。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原材料选取中,要基于实际应用需求,选取更多材料质量较好的骨料。通过质量较好的骨料有效混合能产出更多高质量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裂缝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裂缝问题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各类裂缝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各项裂缝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诱发诸多安全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施工事故,甚至会产生较大损失。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内部整体性能会不断下降,实际承载力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使用周期受到较大影响。当前在建筑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能最大程度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对裂缝问题集中控制。
        3.2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项目施工建设中,露筋是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结构主要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有效搭配能提高建筑项目整体强度,其次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全面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钢筋材料外露问题会影响到混凝土完整度,对混凝土材料产生较大破坏,从而对建筑项目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项目施工中要注重选取黏度适合的混凝土,保障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充分融合、接触,能有效避免露筋问题。当混凝土黏合度不足,将难以对混凝土进行有效覆盖,会出现后续露筋等问题。
        3.3麻面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表面常见稀浆、麻面等问题,此类问题对混凝土整体质量没有较大影响,但是会对建筑物整体美观度产生负面影响。麻面问题产生将会导致混凝土调配不规范、模板表层光滑度不足等。在当前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合理应用,集中控制麻面问题,能保障建筑项目整体外观不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环节管控
        4.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配合比技术参数对在混凝土配置中各项要求较高。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材料与含水率配合比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在材料搅拌前要注重及时开展多项试验,这样能满足多项施工参数要求。在特殊状态下要注重对试验结果集中优化与调控,判定材料应用数量。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基于规范化施工标准选取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为了保障水泥混合比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合料应用前要对材料展开规范化计算。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对各项疏漏问题集中控制。各类材料混合时间与原材料搭配均要按照规定计划实施。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规范化监管,防止由于人为影响要素导致配合比中产生较多误差问题。
        4.2混凝土运输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都是通过搅拌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其中搅拌运输车属于运动状态,将会受到外部环境要素影响。对输送结果会产生较多影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线路与运输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降低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存在状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泵机中容易损坏的零件合理配置,还要规范化检查输送泵密封情况。
        4.3基础施工环节
        正常情况下,建筑项目顶盖处于水平间隔状态,由地基、主楼部分组成。在两层均要浇筑混凝土,浇水时间间隔时间在六日左右。建筑施工中对铸造层厚度也有较高要求,能有效达到1.52m或是以上。在各个浇筑层要注重规范化应用间距技术,比如拉伸铜棒法能作为间隔措施。当建筑项目多项条件允许,此类桩帽结构应用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整体温度,还能对建筑成本以及施工中机械设备成本集中控制。在施工阶段,当施工地区平坦度不足,存有相应坡度。依照此类现状,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混凝土浇筑位置与顺序进行控制。混凝土泵的位置还要存在于施工现场中间,能有效简化施工操作。
        4.4混凝土浇筑环节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重选取针对性措施对冷缝集中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中做好针对性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之间没有较大空隙。施工人员基于混凝土实际情况做好振捣操作规范化控制,这样能有效强化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展开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施工活动有效设计,在施工中做好建筑物使用年限与受力现状调查分析,做好系统化分析研究,能拟定更为科学化的混凝土施工应用方案。在施工阶段,技术人员要注重参照施工环境选取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全面遵循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裂缝集中控制,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安全。此外,还要对原材料质量集中控制,在施工中常见各类水化反应,施工人员要合理选取水泥应用材料等,提高水泥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还要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技术人员常规状态下会选取干性混凝土,补充适量混合料,对混凝土中水泥应用量进行管控。在混凝土搅拌中,加水或是用水将碎石集中冷却,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施工人员还要规范化搭配温度散发管控措施,选取多路径进行散热。
        4.5混凝土振捣操作
        当前混凝土振捣方式应用较多,选取规范化的振捣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你要注重对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对混凝土混合需求合理判定,保障轻骨料振捣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施工人员要注重合理选取相应的振捣半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振捣半径0.5倍。在振捣中,施工人员要防止钢筋等诸多器材之间产生碰撞。保障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中的深度能满足规范化要求,深度要超出50mm,这样能实现充分振捣。技术人员要对表面振捣器有效应用,注重将移动距离与振捣器边缘位置有效对应。施工人员在应用附着式振捣器时,要注重基于实际现状进行演练,实现精准振捣。
        5结语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现阶段要想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要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关节环节集中管控,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分析项目建设具体需求,保障各个施工流程有效搭配,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青.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12):174-175.
[2]景少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0):65-66.
[3]赵子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8-39.
[4]赵晓光.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