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李俊杰
[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改善,也逐渐增加了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推动了全行业的发展。

山东烟台永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李俊杰     264004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改善,也逐渐增加了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推动了全行业的发展。为顺利促进市政道路行业的发展,应积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学习参考成功经验,制订科学的项目规划,明确管理工程质量,改善市政道路行业管理模式,应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根据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管理,提升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各类应急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促进相关企业发展,并带动全行业发展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主要从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特别是市政道路建设获得了很大提升,这对于我国城市的优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市政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生活的便捷性。在目前各地道路建设中,因为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道路塌陷、下沉等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在影响着我国运输业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民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设计施工标准,以高质量的标准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的概述
        路面是道路工程的表皮,它与车辆直接接触,所以对路面的平整性、抗压性都具有最严格的要求,路面施工技术的专业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更与安全行驶密切相关。普通路面在车流大货车多的情况下,会慢慢开裂甚至凹陷,这就要求市政道路需要继续改进,增大承重性和抗压性,改性沥青混凝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详细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懂得施工原理,掌握要点进行施工,这样就能确保路面的抗压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路面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我们要不断研发新的沥青施工技术,让市政道路更加完美。
        2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须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好责任人及相关权责,选择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管理工作者,同时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才能管理好施工工作。首先,须积极举办培训,针对专业能力培训工人的能力,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意识,并提前和政府等部门积极做好沟通联系,确保及时供应水电,避免由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其次,为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应在施工前做好实地勘探和考察,为将来的施工做好准备。最后,还应准备好充足的资金,才能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工程需要的基础设备和工程材料,工作人员上岗须准时,进而顺利实施工程项目。
        3优化措施分析
        3.1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摊铺和压实控制
        集料摊铺是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最终环节,其质量好坏影响到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摊铺与压实技术,采用有效技术手段,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用性,发挥其应用价值,相比一般沥青,这种沥青的优势在于软化点更高,因而坚硬度也相应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摊铺时,必须着力施工重点。通常而言,首先要控制好改性沥青混凝土铺设与碾压的操作温度。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当在规定温度下才能碾压成型。


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改性沥青通常会损失约为20℃,而对于非正常或恶劣气候条件下,请款修改会增加材料产生的温度。所以,在进行摊铺时,应确保科学有效应用相关技术,保证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正常施工。铺设操作可分段进行,各段的长度一般在20~30m范围内。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把握沥青铺设情况,对潜在的问题隐患及时检查并立即整改。而在碾压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须合理考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粘稠度,以免产生碾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操作人员应当合理调控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粘稠度。沥青在与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后变成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硬实度增加,所以对市政路面的平铺和按压具有很高的要求。改性沥青的平铺距离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20多米左右就可以,因为改性沥青在常温下会降低温度,对性能有所影响,所以在平铺时不宜大面积铺洒。而由于改性沥青的温度局限,必须保证碾压紧跟平铺,从而更好地保持沥青的各项性能。也保证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
        3.2混合沥青混合料
        混合沥青混合料时,应使用适当的混合设备。该项目使用LB2000强制混合器。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方面:(1)工程开始前,需要对混合使用工艺进行详细的论证,同时应保证已经有专人操作设备,按照操作要点满足工程机械化需求,并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沥青计量和混合料等级。(2)当使用LB2000强制混合机进行混合时,每个罐中的混合物料量应得到很好的控制,一般应在1600kg的范围,在混合沥青后,应重点对沥青干湿混合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一般干混为5s,而湿混一般为40s,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沥青料的离析。(3)在进行混合施工时,需要重点对骨料温湿度、改性沥青添加等重点参数进行控制,需要保证其在规范范围内。混合料在装车运输前,必须经过有效验收才能出厂。在运输过程中应对其温度进行有效控制。(4)在温度控制的前提下,含水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当混合料含水过多将影响道路施工质量。应对骨料级配等参数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松软等强度不足的情况。在混合料运抵现场后,应尽快使用,避免因为干硬导致的质量问题。
        3.3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对于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原材料质量与成本,保证工程效益的实现。首先应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量,选择信誉良好且能够提供优惠价格的供应商。材料在运送到现场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通过验收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原材料的配合比需要进行相应的配比试验确定。在前期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段的试铺,在试铺段测试材料对于工程实际状况下的适用性。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应选择与原材料相适应的设备。机械设备等需要提前进行试验,以满足施工现场摊铺等工艺的实际条件,避免对工程顺利实施造成影响。
        结语
        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都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促进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是目前重要的工作。沥青摊铺是一种常见的摊铺形式,在耐久性、防滑性等方面都能够较好的适应工程形势变化。在进行道路沥青工程施工时需要按照混合、摊铺、碾压等工艺进行实施。需要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保证工程实施。同时应加强道路施工人员的有效素质提升,这就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国道路工程能够满足设计施工标准,增强其耐用性,保证运输经济建设发展。文章结合技术实例,对市政道路沥青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其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提升我国整体道路建设质量,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骆桂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5):252-253.
[2]蒋运兵.研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运用[J].居舍,2018(30):49.
[3]陈大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7):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