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分析 谢俊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谢俊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加。其中,路基是十分重要的,其属于路面的承重层,与路面的平整度有着巨大联系。不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是会遭遇软土路基,一旦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路基强度下降、路基下沉等情况,对道路后期的使用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重庆立天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谢俊   4011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加。其中,路基是十分重要的,其属于路面的承重层,与路面的平整度有着巨大联系。不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是会遭遇软土路基,一旦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路基强度下降、路基下沉等情况,对道路后期的使用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措施
        引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施工建设成效,促进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与健全,施工企业在进行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系列手段,有效应对软土地基等特殊的施工环境,以排除软土地基对于公路项目施工活动的负面影响,实现公路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与施工成本的管控,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公路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机制。
        1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原则
        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开雨季,同时按照严格的标准流程科学调配现场施工操作。对于软土路基地段的处理要更为谨慎,填埋工作和路堤规格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软土本身是由于在水流不畅的条件下,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黏性软土。在具体施工时,需要结合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例如针对饱和的软黏土基加固,不能用振捣和挤压,而是要通过对当地地质考察选择合理方法,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器械的合理使用,公路整体设计也要遵循动态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调整,以全面围绕公路的实际情况做好软土路基处理。
        2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2.1环境因素
        对于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而言,环境因素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环境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情况与不同的天气情况,同时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也会有所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对软土路基造成不同的影响。比如在工程施工时遇到经常下雨的天气,就会使软土路基的含水量提升,使软土路基施工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旦防水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会在软土路基当中储存大量的水,进而为施工带来更大的影响,进而降低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较易发生地基沉降的问题,为工程施工带来更大的挑战。
        2.2条件因素
        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时,各类不同的施工类型的施工条件也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要利用不同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对于普通公路来说,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要求不会很高,同时施工顺序有差异也不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高级别的道路工程来说,其对于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首先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技术处理,然后对形成沉降的因素进行确定,等到软土路基真正稳定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这样可以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并且可以减少公路病害的产生。
        3.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
        3.1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公路一定深度的软土层,利用特定的方式进行清除,然后将其他性能更好的材料填充其中,例如矿渣和碎石等一系列压缩性较低、稳定性更好的材料。在使用换填法对公路进行施工时,要做好对软土路基处理的质量保障工作,涉及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和机械设备,避免由于质量或技术不合格对公路工程造成影响。对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浅层地基施工可以利用分层填筑碾压,按照工程的具体要求保障压实度。


换填法的应用主要是为提高公路路基的整体承载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减少沉降问题。当前,大部分公路软土路基沉降主要发生在地基浅层部分的土体沉降,因此利用坚硬的材料可以做到有效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该技术,由于换填材料颗粒大,换填后材料之间的空隙也随之加大,在经过热胀冷缩寒后易导致出现各种路面问题。
        3.2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是按照相关规定,将一些硬质材料如碎石等抛至软土路基中,借助外力的作用将地基表面淤泥质土挤出路基范围,该技术实际上是对土体的置换,但是这种方法更多地被应用在液性指数较大且流动性较强的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因为抛出的速度和高度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结合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对抛石的速度和高度进行处理。当软土路基中淤泥质土在失稳状态时,抛石的速度越快,高度越高,则落在地面的能量越大。随着更多的碎石抛入地基,地基中的淤泥质土会越来越少,整个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就会提高。该技术的主要材料为碎石。碎石的具体尺寸要结合实际工程确定。在抛石之后,还要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碎石不再下沉。本工程中可以应用最大公称粒径31.5mm的碎石粗集料,同时在最佳含水量下制备的级配砂砾试件浸水4d的承载比值应不小于60%。要求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
        3.3排水固结法的应用
        为消除软土路基对于公路项目施工的影响,多数施工人员在进行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时,主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这种施工技术方案,操作难度相对较低,施工成本规模较小,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技术原理在于,施工人员通过提前进入施工区域,掌握软土分布、厚度以及透水性等基本情况,在基础上,在软土层中设置相应的排水单元,利用这些排水单元,将软土中积累的水分快速排出到相关区域,这种排水方式,可以达到固结软土的目的,保证软土额定结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软土沉降的问题。与传统的排水系统以及加压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排水固结法的应用方式更为多元,充分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软土处理需求,以应用频率较高的堆载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为例,两种排水固结方案,不借助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实现软土内地下水的排出。以排水系统为例,在排水系统设计、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评估施工区域的土层特点,根据地形的变化,设置排水沟槽,通过在软土区域增加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得软土中富集的水分能够快速排出。
        3.4挤密法的应用
        挤密法在软土路基施工环节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方式,提升软土路基的密实度,在保证软土路基结构强度的同时,加速了排水速度,改善了抗剪气强度。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与不断发展,挤密法逐步多元,反压护道法、堆载预压法、重锤夯击法、深层拌和法等施工方案,在软土路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实现软土路基施工效果的稳步提升。为确保挤密法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流程,开展相应的软土路基施工活动,以降低软土路基对于公路项目施工活动的影响。具体来看,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施工平整的施工顺序,有序组织软土路基施工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的勘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确保软土路基的施工效果,提高软土路基承载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宏.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产,2019(20):166.
[2]温浩.公路设计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260-261.
[3]安玉岭.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