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3月   作者:徐满
[导读] 目前,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这也意味着,产业与经济结构出现较大变化。无论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还是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过程中的速度和方向固然重要,但也埋藏着极多的安全隐患,消防安全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且基础的。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徐满    132000

摘要:目前,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这也意味着,产业与经济结构出现较大变化。无论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还是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过程中的速度和方向固然重要,但也埋藏着极多的安全隐患,消防安全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且基础的。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健全完善的消防监管系统对于社会稳定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消防无小事。人们的生活与消防安全息息相关,消防是人们正常稳定生活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间接避免一些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1.当前消防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1.1基层消防警力资源不足
        各行各业的运转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虽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的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以及水平不高。据相关研究得知,我国在消防监督管理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的从事人员数量是我国的10倍,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也有我国的5倍之多。这就表明我国的消防警力是严重不足的,因此,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人员数量就显得尤其杯水车薪。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了重点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建筑项目的验收检查、火灾事故的调查、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等等。消防工作任务繁重,而人力资源缺少,这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一些工作任务不达标,最终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1.2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每个行业水平的高低与相关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素质水平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地提高,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消防工作的开展,消防队伍的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使得消防队伍成为了救援的中流砥柱。然而,与之相应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其职业素养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安排大多由队伍人员选拔确定,通过选拔后进入一线进行工作,这就容易造成消防队伍的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不完善,相关业务不熟练,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产生矛盾与问题,进而影响工作的运转。消防部门也会对高文化水平的人才进行招募,但是大多为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能力较低,容易造成后期发展困难。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化技术也被运用到消防工作中,这就要求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员进行操作。我国的高等院校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立和学习计划安排,为更加符合消防安全有效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1.3消防部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今,部分消防部门的管理制度仍然沿用以往的管理条例,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逐渐脱离实际情况。在新形势下,工作人员的培养计划和工作完成形式与以往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以往工作以完成分内工作即可为主导思想,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上的管理,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了。
        2.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的主要路径
        2.1强化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
        通过促进消防监督人员学习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而从院校毕业的消防从业人员需要深入一线,积极参与到消防安全以及宣传工作中。一方面来说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能使消防从业人员的作战经验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并且对有关消防监督的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样能够改变消防监督管理队伍的综合结构。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社会各界的协助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与社会进行沟通,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使社会的相关资源能够为消防队伍的整体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样能够使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性的优化。
        2.2构建完善监管机制做好设
        备检查与维护工作在消防监督管理实际工作中,作为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作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对于消防设备出现的不合格、过期等问题,应予以严重警告,必要时,对多次纠正仍未改善场所,应予以行政处罚,多次警告依旧未改正企业,应责令停工、停业整顿,借助行政手段,提高企业火灾事故防护意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给予火灾防护设备高度重视。其次,应结合暗访、抽查等不同形式,做好消防设备检查工作,避免消防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流于形式。最后,应将设备维护与检查工作放在重点位置,给予消防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充分重视,确保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得到充分贯彻落实,在火灾事故出现初期,确保火灾事故扑救设备正常应用,避免火灾事故蔓延。
        2.3完善我国消防系统的法律法规
        以国家消防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使得地区、部门、企业进一步完善、细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且制定相对应的工作方法,拒绝照本宣科,增加可操性。比如说2020年发生的“凉山火灾”这个事件,由于凉山地形特殊,存在许多的灌木,所以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就可以将消防安全监督和森林管理办法结合起来,制定适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在风季或者会引起火灾发生的时间,护林人提前观测这样才会减少灾难的发生,在发生时消防人员结合周围特点,能够减少损失。除此之外,对于新增加的消防管理技术设施应该及时增加修订,保证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结合责任到人的问责制度,从根源上杜绝相互推诿这一情况的发生。
        2.4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力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兴技术也涉及到了消防部门,我国财政部门必须对消防事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便于消防工作的高效进行。加大投入,对于陈旧落后的消防设备及时更换,及时淘汰销毁,同时定期定时做好对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提高消防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的知识、技能、体能专业培训和系统的学习,锻造一批高技能的消防安全设施维护人员,有利于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行,提高消防固定资产的使用平均年限和使用效率。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消防设备的远程和智能监控,从而提高了消防安全的管理水平,推进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
        2.5普及消防知识
        我国群众对于消防知识和火灾逃生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开展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消防部门需要定期对辖区群众普及消防知识,让群众意识到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在实践的训练中掌握知识。在宣传结束之后,消防人员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有问题的地方及时维修或者更改。这不仅达到了宣传的目的,更可以避免工作的重复化,减少了消防部门和消防人员的工作负担。除此之外,消防人员应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使宣传多样化、简单化、这样才能使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掌握,达到宣传的目的。此处切记,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因为形式化的工作在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中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使工作困难重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应该根据我国的地貌特征、发生火灾的形式结合我国消防管理体系来制定相对应的消防措施手段,消防安全无小事,这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以需要消防人员和各级政府、群众共同联手,发挥好各自的职能,推进我国的消防安全工作体系,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从而确保社会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斌.关于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6(11):11+27
[2]刘志强,朱朝,张晓辉.对改革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06):856-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