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于建玲
[导读] 和传统思维、常规思维相对应的是创新思维
        于建玲
        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322000
        摘要:和传统思维、常规思维相对应的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第二是它的思维结果,包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措施等等。从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提高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每一位教师付出努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好的教师应该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让他们有信念,认为自己能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快速的思考问题。
        一、以兴趣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行动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前提是要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只要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就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着手去谈一谈如何以兴趣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1]。
        (一)学习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的知识并不都是具体的,有些是较为抽象的。学习抽象的知识会比较枯燥,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去钻研数学教材,把教学的内容和生活的情景结合到一起,去挖掘一些能够给予学生提供的资源创造教学的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线与角”,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会与线和角有关,站在远处,我们会发现这些物品慢慢的变成一个点,凑近一看,这些点就会变成线、面、有棱角。把较为抽象的线条和生活中实际能够见到的物体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有关线和角的概念。
        (二)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长处,同时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去弥补自身的不足,最后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课本中的相关数学理念,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下一步就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去探索问题,通过探索证明他们自身的猜想是否正确,能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问题意识也会得到加强。


        (三)护住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要欣赏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的想法,赞扬他们的问答,通过这样积极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从而更好的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开展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能及时的给学生进行答疑,增加了创新的训练时间和次数,使得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3]。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购物”,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还比较天真,可能对于购物的想法还不太成熟,说出来的话语可能没有合理性,此时教师不应立马给学生指出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鼓励之后再给学生仔细地分析他们这个话语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时候学生自己所设想出的回答在当下并不一定合理,但是经过社会的发展,有些想法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教师不应当给学生的思维设限,可适当的让学生放飞思想,让学生畅游在他们的小天地,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要遵循相关的创新教育理念,而这个理念中最关键的是需要教师去创造教学资源,去营造一个快乐而又和谐、既充满智慧又充满魅力的教学氛围,使其有效的激励和鼓舞学生在这种创新的姿态中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思维训练从最基础的培养开始,目的是让学生有基本的价值取向。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要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去开展活动,通过不断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另外,也可以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确定位置”的教学,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脱离课本束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关的例子去进行位置的确定描述。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一步步地去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才能够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和实际才能真正的达到目的。最后,虽然数学是理性的,但也是艺术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打破自身的思想束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给予学生更好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爽. 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 读写算,2019(34):18.
        [2]廖燕燕,揭海明.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2016(12):230.
        [3]艾亚鸿. 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 中华少年,2017(30):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