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蓉
梅州市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799
摘要:“激励”是当前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隐藏的发展潜力,使其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自觉地吸收知识、接受德育熏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发展空间比较大。而且小学生喜欢得到他人的表扬、肯定与鼓励,班主任可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对德育教育策略进行优化。并将激励策略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更好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完成班级德育教育任务。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实际上,在班级管理中,“激励”属于常见的管理手段。但是有的班主任并不注重在激励教育的视域下全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多的是沿袭陈旧的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然而,这种缺乏活力与创新的激励手段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班主任应针对激励策略的不足展开深入的思考,然后找寻能够真正发挥激励教育作用的策略,展开有效的班级德育教育。
一、激励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运用问题
有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对激励教育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激励的手段比较陈旧、激励教育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激励的针对性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影响了激励在班级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新课改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科课堂上,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不注重对激励手段进行创新,深化激励教育的开展,提高激励教育的针对性,这些举措均会导致班级德育教育中激励效果不理想[1]。班主任应充分重视激励效果不佳的德育问题,并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时,思考如何开展有效的激励教育。
二、新时期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激励策略
(一)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实施激励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其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甚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班主任在运用激励的手段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激励措施深入学生的心坎,激活学生心中的积极能量,以勇气和信心为支撑,朝着更优秀的自己前进。比如有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家长宠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往往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或者根据自己的观点认知事物,缺乏客观意识,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这就导致学生容易与他人发生误解或者矛盾,不利于学生理性看待事物。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优良品格,纠正其不妥的性格、行为,我根据其个性化特点,对其开展德育与激励相结合的教育。激励学生围绕“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一主题,搜索德育材料,写一篇具有个人心得感悟的演讲稿,并在德育活动中将其演讲出来。
还激励学生主动去搜索“固执己见”、“唯我独尊”、“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等方面的真实德育故事,从中领悟德育内涵,并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里对着同学们演讲出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可获得某种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班主任开展这样的激励性德育教育,可改善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不良思想或行为。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实施激励
在班级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现况,并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然后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对其进行激励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德育教育,自主地将德育教育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德育素养。同时,班主任应立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展激励性德育教育,呵护学生心理健康,释放学生自由天性,塑造学生良好品格2]。比如对于情感匮乏、缺少关爱的学生,班主任可对其开展情感渗透式的激励性德育教育。带着关爱的心情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将师者的关爱之情传递到学生的心间,让学生在情感关怀下养成优良品格,既懂得接受他人的好意,又懂得将自己心里的好意传递给他人,温暖你我他。在学生表现良好的情况下,班主任给予学生赞许与认可,让学生在情感激励的德育教育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三)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实施激励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领悟德育内涵,提升德育素养,使其学会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较高的德育素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一生活化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适当地对学生实施激励,让学生自主地将德育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例如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布置一个“日行一善”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善事,它可以是清理被随地乱扔的垃圾、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爱护公共财产等等。学生每天都必须自主地完成某一善事,并对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让学生感受到日行善事的成就感,学会将“做善事”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如在公交车上遵循传统美德,礼让老弱病残孕等乘客;在路上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样的激励性德育教育下,学生逐渐养成在生活中践行德育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将这一德育成效反馈于班级管理,推动班主任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将德育教育与激励教育相结合,是当前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班主任应针对当前德育教育中激励教育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探寻科学的激励策略,推进班级德育教育的全面健康开展。在以后的班级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探索更多样的激励策略,学会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提高班级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晓燕.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75.
[2]杨伟升.试论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措施的应用[J].文渊(中学版),2020(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