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惠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西街小学726100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深化自身对于科学性教育理念的理解能力,充分尊重青少年在课堂活动当中地位。从建构主义教学思维出发,建构性的学习与教育活动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内在的逻辑思维关系,继而帮助其可以更好地掌握与运动相关数学学习技巧。
关键词:建构主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情境
引言: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能力,以及对于新知识与旧知识关系之间的连接能力。在小学生自主进行对于新知问题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继而促进青少年数学思维综合能力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应当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来为青少年创建更加良好的学习情境,推动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合理设置教学引导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学习疑问,并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构建真实性问题情境,促进探究意识
建构会议提出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式找到知识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过后,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一定的知识转化活动,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1]。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构建真实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青少年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引导其自行将以往所掌握的知识与即将所学新知产生一定的结合,进而可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相关新知识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认识空间方位后,可以学会用眼观察、用语言表达、用心体验,继而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感受能力。教师还要让其可以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进而让其树立初步的空间意识。为了给青少年带来更加真实地学习体验感,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其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下,随后将准备好的动物玩偶放在中间,开始观察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要提出活动引导问题,例如“你看到了玩偶的哪一面?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进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意识到学习思维在情境活动中诞生,在想象过程中激活,在分析推理当中构建,继而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清晰地表象,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构建生活性活动情境,增强运用能力
小数数学的课堂活动内容必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其学习难度,提升其在课堂活动当中的参与感[2]。
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也要通过营造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来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进而可以让其充分地集中自身学习注意力,还可以让其通过解决生活化教学情境下的学习问题,提升自身对于新知的运动与理解能力。例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帮助低年级小学生理解精准测量的意义教室可以让其量一量自己手指的长度,书本的长度。以及教室的长度等等,通过其已知的认知水平,让其在生活当中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构建合作性学习情境,提升交流能力
通过构建合作性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学习困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还可以让其在小组合作的交流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表达能力[3]。例如在《认识时间》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钟面的认知能力,进而可以知道1小时=60分钟,并且让其以小组单位开展复习活动,比如关于整时和非整时的复习,教师还要给予学习表现优秀的小组一定的教学奖励,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构建智慧性游戏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为低年级学生设计出具有智慧性以及游戏性特点的学习情境,进而培养小学生在游戏情境当中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其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思维,通过游戏来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进而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深化自身对于知识的把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之后,为了更好地断锻炼其对于物品长度的估算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不同的物品,让学生估量其长度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对长度估量最接近正确数值的同学,教师应当给予一定表扬与奖励,进而加深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建构主义倡导教育活动应当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让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结论的验证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新教学情境,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更具去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其学习思维的活跃度,深化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是当下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与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潘柳成. 对建构主义下教学革新带来的实务性挑战的思考[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1):59-60.
[2]林秀琴. 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的设计[J]. 教育观察,2020,9(23):132-133.
[3]赵爱兵. 挑战性学习需求下的小学数学支架教学构建[J]. 教育观察,2020,9(2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