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地中
重庆市云阳县云安小学 404513
摘要:数学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而心理环境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重大影响。本文针对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心理环境优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本篇文章的相关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学课堂效率提升,为学生的心理环境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环境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目前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多方面发展,而在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数学学习心态。
一、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用心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越来越丰富,学生对于数学的相关抽象性、逻辑性有着一定的了解,并且这个阶段是学生抽象性与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研究发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于具体形象的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上好一堂数学课,往往需要教师精心地为学生准备教学工具,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带领以及具体的教学工具参照下,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例题的讲解时,学生能够合理高效运用所学知识,再结合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们能够通过直观的道具或者视频等了解到每种知识的用途,以及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将新旧知识点进行连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教具作为连接新旧知识点的桥梁,让学生通过教师所选择的教具,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能够使教师的后续教学更加顺利[1]。
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数学学习心态
(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在小学数学课上,一个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置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问题进行探究,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以此来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体验数学的学习价值[2]。
(二)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由于众多困难的叠加,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损害,挫伤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所出现的各种状况,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能够在困难的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会学生越挫越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困难的问题逐步解体,让学生能够明确困难的问题是由简单问题的叠加形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他们运用简单问题的思路去“解剖”复杂的问题,逐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进取之心,让他们能够在攻克数学难题时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信心。
(三)疏通学生心理,教他们正确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失败,培养学生的平常心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在攻克难题或者经历考试失败时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疏通由于挫折所带来的厌学心理,引导他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纳与总结,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平常心,让他们能够以平常的心态来面对数学中所遭受到的失败。这样的心态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3]。
例如,在学习《圆锥》时,教师要结合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些有趣的方式,以此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去掌握圆锥的特征,并写出每个部分的名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不断地疏通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失败中成长。分析自己做错应用题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结合一些圆锥形物体道具展开学习,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平常心,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能够积极向上。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观察数学课堂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经常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然后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教师也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他们的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润苗.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赵丹. 减负视角下优化小学生数学作业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3]朱逢博.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