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 213161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科教学要求,对学生划分层次后针对性教学。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面对存在差异的学生开展教学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法,切实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解决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差异性,积极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是符合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在合理引导下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一、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依靠成绩划分层次,学生分层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划分层次,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片面的,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学困生的学生影响最大,这样的区别对待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违背了分层教学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不合理,内容没有层次性
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设计“一刀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没有层次,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中等生始终停留在中游阶段,学困生未受到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长久的忽视下逐渐磨灭,严重者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三)分层设计不灵活,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在合理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与之相关的分层设计应该随着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但是,教师在对学生划分等级后,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提升或下降情况,或仅仅关注地理课程的进退步情况,使得分层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实践有效策略
(一)掌握教学情况,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对象,对教学对象合理划分层次是确保地理课程教学开有效展的基础。首先,制定明确的学生分层等级标准,标准制定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设置明确的等级条件,以打分制的形式核定,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其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及其他课程的综合情况,从学习能力、成绩、态度、思维敏捷度、课堂表现力等方面全面了解,将掌握的情况登记造册,总体分析后确定学生的个人水平[1]。
接下来就是依据分析结果合理划分学生层次,即按照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将其划分在对应的等级层次内,形成分层教学开展的参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学方式,向他们传递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为了教学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这种设计不会一成不变,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变,会适时做出调整。
(二)明确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
分层教学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设计体现分层教学方法,并且符合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分层教学要求: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既包括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又有适当的延伸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自身情况学习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堂问题设置中体现出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2]。
例如,在教学“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时,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探究。(1)大气中的什么削弱了太阳辐射?(2)大地增温后,大地的热量给谁?(3)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过夏季最低温的地区?(4)从大气的作用分析晴天与阴天,哪种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差(日较差)比较大?(5)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6)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特别是低层大气后会怎样?
问题1、2相对简单,考察基础知识,适合学困生探究解答;问题3、4难易程度适中,需要整合教材中知识,适合中等生探究解答;问题5、6具有一定难度,适合优等生探究解决。在这样的层次性问题探究中,学生的能力分别得到了锻炼。
(三)及时复习巩固,掌握学生动态变化
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知识掌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的练习与复习巩固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目,从而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在课堂和课后练习时区别布置任务[3]。优等生开展深度练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延伸练习题目;中等生以巩固地理知识为主,将地理教材中的思考题目及相关练习作为重点;学困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题目难度较低,从多学多练做起,强化复习巩固效果。在复习巩固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查漏补缺,切实提成地理学习成绩。另外,教师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将全面、可观的教师评价作为分层设计调整的依据,使得分层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教学开展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也会得以改善。教师可以从立足学生的整体情况合理划分层次,在明确目标指导下做好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做好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动态变化这几方面入手,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童勇.高中地理的分层次教学实践探索[J].高考,2020(13):110-110.
[2]汤冉.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高考,2020(28):76-77.
[3]孟凡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路径探讨[J].高考,202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