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胡娟
[导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
        胡娟
        福州第四中学   350000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要求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性、思想性、活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议题式教学法”成为一线教师探索教学方式优化的方向指引。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构建活动型政治课堂,设置恰当的议题情景,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学科理论、思维观察和分析时政和社会热点,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一直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提出,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新理念的议题式教学法成为了一线教师探索教学方式优化的方向指引。所谓“议题式教学”,是指通过设计符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具有导向性和思辨性的议题作为课程主线,引导学生在某个主题上自主或合作探究,进而由感性的情境体验上升为理性的理论认知,重视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促进其有效开展呢?
        一、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议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构建活动型课堂,最首要的教学任务是确保思想政治议题承载该学科的重要观点,并且还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更多具有价值意义、科学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培养其思想政治核心素养[1]。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拓展问题渠道,丰富议题形式。在课本教材上,应该深刻挖掘课本教材中可以深入研究的议题,并且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和时事政治,转化议题。教材本身为教师提供了多种议题设计思路的参考,例如“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等问题,这些都为议题的设计提供帮助与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观看报纸期刊、电视网络,从中获取与国家法制法规、新闻政策相关的内容,确定站在时代前沿的鲜活议题。其次,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议题。在整合教材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确定多个相互关联的议题链,服务于知识脉络的衔接讲授和知识框架的构建。在学情方面,教师应该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议题,以激发其强烈的探究兴趣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以《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课为例,此章节在课本教材中设有两个框题,第一框是“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是“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内容涉及的是辩证唯物论中围绕“物质”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本教材的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议题,例如设计“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是什么原因促生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是否可以更改?”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在不同的角度上都可以投射相应的教学内容,暗示着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等,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议题式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作用。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或引入一定带有情感色彩、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以此引发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更轻松地理解课本教材,并使所有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机能发生一定变化或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2]。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筛选具有价值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设计成能够为教学服务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确保精选议题素材,为其呈现符合现实生活的议题情境。如果说议题是贯穿情境的一条主线,那么情境则是议题的有力载体。并且,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关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运用基础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此提高自身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能力与品格。”其次,教师应该利用议题的主题与特点,巧妙设计情境问题,帮助高中生提升思维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保障议题情境的开放性、层次性与真实性,让高中生在符合真实生活的议题中,更加深入的探讨政治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以《意识的本质》一课为例,该框题逻辑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三个维度探讨意识的内涵,这些内容在理论上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但本节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众多的反映与体现,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探究,以引导学生在对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增强政治认同。例如通过创设“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与判断。猎狗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帮助猎人抓捕猎物,狐狸会利用社会环境与自身的外形隐藏自己来躲避猎人的追捕。那动物也有意识活动吗?你们知道动物的心理与人们的意识有何本质区别吗?”等的情境探究,可以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认知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让他们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更清晰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
        三、发挥教师作用,提升探究效果
        当今,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促使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与改革,也使得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3]。新课改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之前,明确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自己只是学生的引导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应该积极主动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高中生在面对思想政治议题时,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形式,寻找议题的正确答案,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为高中生营造和谐、友好以及融洽的班级氛围,鼓励他们合作交流议题,共同寻找议题的答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设计答案偏于开放性的议题。另一方面,教师与高中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所有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参与议题探究,以集体的智慧,解决课堂难题。其次,教师可以制定并利用科学的互动策略,引导高中生参与探究,并分享经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学阶段了解议题的基本内容以及总体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相互的思维碰撞和启发中,提高探究的热情和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热点,它为构建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奠定基础,为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道路。并且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议题式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所重视并采纳,它可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深刻认识议题式教学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切实做到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议题;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等等,以此真正构建活动型学科,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孟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探究[D].苏州大学,2017.

        [2]柏中婷.高中思想政治基于议题的辨析式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唐璇.议题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