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性 增强德育实效--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宋汉堂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即将进入青春期,因此,其个性也逐渐养成,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就会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宋汉堂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文葵中学514439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即将进入青春期,因此,其个性也逐渐养成,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就会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由于现阶段的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并不是非常了解,因此也更谈不上有尊重可言。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难度相对较大,也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个性;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由于中国的人口总基数较大,因此就会造成学校的每个班级学生人数都会相对较多,再加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都存在着差异,就会导致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习惯受到家长的宠溺,因此,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而且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是一个极其敏感,也是极其脆弱的一个特殊时期,甚至还会有一些学生出现叛逆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遇到多重问题。
        一、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现状的分析
        (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现如今许多班主任仍在运用老旧的传统思想,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将自己定位为主导地位。在开展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当中,将自身设立为严苛的形象,对待学生也极其严厉,给学生造成不亲切,与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感的感受。所以许多学生无法真正地与教师进行平等、和谐地交流和沟通,教师也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实时的学习情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导致教师开展的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只有通过充分的了解和沟通,班主任才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想法。一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缺少沟通和交流,就会导致班主任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对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也无法真正进行落实。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使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从而造成教师的德育工作难以开展下去。
        (二)班主任自身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教师所提出来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就会使既要负责开展教育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的班主任,其自身的负担和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就目前的初中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学生所要学习的任务较重,初中阶段的教学课程也较为紧张等,初中班主任其实需要担负多重身份。因此,就会导致班主任的工作与其他的课任教师相比较而言,任务极其繁重,压力也会变得更大。

这样一来,班主任的精力分散,就会导致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顾此失彼,从而无法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个性,开展德育工作
        (一)改善与学生的交流态度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一般都会对学生开展严厉的教育,这样虽然教师树立了威信,但是教师的严厉却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德育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应从根本上改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态度和方法嗯,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待学生也要使用文明用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还可以为教师在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当班主任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或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应当单独找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和蔼的语气,与学生一同分析问题所在,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逐渐减少对班主任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从而认真接受班主任的教诲。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正面临着青春期的到来,因此,不仅身心极其脆弱和敏感,而且自尊心都较重。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所出现的个性上、思想上以及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就会使学生更加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班主任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待学生能够做到平等、公正,尊重学生的人格。初中班主任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充分的尊重,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及综合素养。
        结束语: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对自身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国家的教育体制制度与要求,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借助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工作,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今后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功娟.走进学生的心灵  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考试周刊,2020(97):157-158.
        [2]张爱斌.初中班主任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6):124.
        [3]吴胜英.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8(16):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