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瑜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322100
摘要:体育教学是保障学生运动时间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教学课堂,尤其是田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的爆发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运动意识。然而,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学生训练态度、教师专业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田径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以致于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潜心研究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同学们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展开措施
引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进行,将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逐渐提高,且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田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部分,其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开展田径训练的有效方法。下面,本文将对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进行分析。
一、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体育作为一门以户外活动为主的学科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再加之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师生及家长都过于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师生都将这门学科当作消遣课,学生在课上以自由活动为主,教师很少带领他们开展专业的体育训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不断进行,教育教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其中就包括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和身体素质,因此体育这门学科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全新教学背景下,教师在开展体育田径训练前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并围绕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堂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田径训练过程中,进而逐步实现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多方面提升,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
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确保实际训练有效开展
虽然体育是一门以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为主的学科,但在学生训练过程中仍然会涉及到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这对于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中,许多教师都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而是在课堂中直接开展训练任务。这种学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便开展训练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甚至还可能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危险。因此,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前,首先需要为同学们讲述训练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各种田径项目的规则。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各种田径项目的特点,从而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三、科学划分层次,实施因材施教
在体育这门学科中,学生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将导致课堂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且教学效率也会逐渐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情况,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地层次划分,随后教师再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任务和目标,由此使他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下逐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教师在采用该教学方法时要充分了解其实施理念,避免使学生产生歧视与被歧视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到训练过程中,从而了解同学们实时情况,并对他们的训练强度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每名同学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有所收获。
四、划分训练小组,设计训练游戏
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为了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划分训练小组,并设计训练游戏,再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游戏,从而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训练任务。在划分训练小组时,为了确保后续游戏开展的公平性,教师应尽可能地均衡各个小组的体育水平。其次,教师需要选择具有领导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从而引导各自小组的成员积极参与游戏。教师在设计训练游戏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层次水平,比如在短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短距离接力游戏,而学生跑步距离的长度则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决定,水平较弱的同学仅需要完成短程的距离,随后依次递增。通过上述训练方法,能够营造趣味的体育训练氛围,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激烈的教学游戏过程中,最终达到田径训练的目的[3]。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体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因而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开展各项训练任务。其次,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的参与程度,促使同学们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下逐渐进步,最终达到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力.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1+40.
[2]王先亮,房雪芹.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模型设计与实证检验[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2:59-68.
[3]蔡巧娟.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