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胡双辉
[导读] 在高中体育当中,特长生培养需要奠定自身专业基础,进而保证自己在高考体育考试当中取得最更好的成绩
        胡双辉
        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514437
        摘要: 在高中体育当中,特长生培养需要奠定自身专业基础,进而保证自己在高考体育考试当中取得最更好的成绩。同时它也取决于高中的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培养方法。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会对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现状及其培养策略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策略
        引言:高中体育特长生主要是指运动体育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天赋的学生。在体育方面身体素质更强,性格更加外向开朗,行为表现也非常的活泼。在文化学成绩方面可能会比其他学生普通一点,对他们进行体育特长的培养与发挥,提升学生的训练效率。通过学生特征及其发展因素等方面进行培育训练,以使他们从各方面提升自身能力,进而能在考试当中更好的发挥自身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现如今高中体育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特长生当中,一部分是体育天赋好的学生,另一部分是文化成绩不好,为增加自身进入大学机会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非常喜欢热闹,热爱交际,其性格也非常外向活泼。但这对老师来说也增加了管理难度,文化课学习水平低、但是生活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更强。而在体育特长生发展当中,其过程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偏机械化训练
        在进行培训与发展过程当中,教师为了能够激发特长生的潜能,在培训过程当中偏向于机械化、高强度训练,很少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特长生的教师被统称为教练员,其往往是体育专业出身,也具有体育生专有的易怒、冲动等特点,这就导致了他在管理方式管理过程当中更加粗暴简单,没有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不但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更会让学生在机械化的训练过程当中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注重竞赛训练
        体育训练到最后往往都会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在这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能力,体育与竞赛活动密不可分。但如果在培训与发展过程当中过于重视竞赛性的训练培养,久而久之可能会让学生形成比赛第一的观点。高强度的要求自己的身体,激发自己的最大运动潜能,在教练“更快、更高、,更强”训练宗旨当中不断逼迫自己、提升自己。体育特长生时常都会训练,在这些高强度过程当中感到疲劳之后,上文化课也很少认真听课。同样也很少展开学习思想活动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体育特长生缺乏自己的成长思想与学习生活,天天都在高强度的训练比赛与项目当中,使得整体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无法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缺乏全程式计划
        大多数体育特长生都想在训练过程中增加自己能够进入大学的机会,而教练也正是了解他们的心理,更注重在高考前的专业测试。然而有部分教练非常重视其高强度训练,而缺乏全程式计划,轻视了文化学习和日常训练计划。

没有多方面结合来提升学生的总体成绩,考前采取考前突击高强度训练的形式,缺少统一全面的规划,导致了学生最终的成绩不好。还有可能会在专业测试当中,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自己发挥不好的情况。
        二、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培养策略
        (一)转变培养模式与观念
        在进行特长生培养当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培养观念转变特长生发展的模式。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潜力发挥,针对于学生的难以管理,需要加强制度化管理,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学生与教练的行为,保证工作进度。我们在平时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加强文明礼仪这方面的教育,教师还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另外还需要明确把握教育的目标,其最根本就是需要教练员转变以往的教学目的,不要总看重学生的竞赛水平及其名次,一定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学育人工作。
        (二)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
        首先一定要关注特长生的心理健康在与她们进行交流时,注意自身的言辞也需要细心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训练计划当中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养成良性竞争、大胆创新、奋勇而进的健康竞争心理。同时其计划也需要采取长期、系统的全程式形式,并不是在测试之前进行突击化的高强度管理训练。在培养特长生时,不仅仅是高考教练员的工作,更是教练员与班主任两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进行系统的培养。安排学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比例,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需要多方监督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以提升特长能力培养效率。
        (三)良好的评价机制
        一般来说,会以教练对学生综合的评价模式判定学生是否有能力、潜能,同时这些评价机制与模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往往会大部分教练员可能会趋于最优化论英雄。需要不断的完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不能够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进行学生评价,更需要促进全面发展,对学生发展。采取重视,改变体育生的训练与培养评价机制。从多方面例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心态、专业能力等等方面去进行评价。
        结束语
        在进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训练时,教师一定要了解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更需要与班主任进行合作促进,保证学生能够合理规划时间,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伟. 浅谈高三体育生的心理素质训练[J]. 教育界,2020(16):85-86.
        [2]梁小刚. 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成绩提升策略初探[J]. 甘肃教育,2020(13):76.
        [3]赖日云. 体育高考特长生高三阶段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制定[J]. 家长,2020(24):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