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珊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中心小学513100
摘要: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合唱基本技巧、基础声乐技能训练以及对于优秀合唱音乐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水平,选择适合其聆听欣赏的歌曲作品,适当难度的歌曲训练内容以及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开展相关联系活动。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完善音乐演唱教学结构,从合唱本身的教学指导意义出发,让青少年意识到自身在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学习收获。
关键词: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
引言:合唱活动对于促进青少年对于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体观念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意识到合唱作为一种具有层次感的集体演唱活动,具有一定的学习与配合难度。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让其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念,增强自身的唱谱能力,形成良好的音准感觉。教师让学生突破二声部学习难点,继而让其意识到合唱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具有和谐性以及统一性,教师要通过合唱教学全面提升青少年对于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一、完善小学音乐合唱课堂互动内容,深化素质教育
合唱活动在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唱在深化素质教育的活动表现在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来培养青少年对于经典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体、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帮助青少年启迪自身心智,净化心灵,充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1]。开展音乐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音色特点以及声域为其划分在合唱过程当中声部,并且在划分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了解不同学生的音乐特长以及其爱好特点,进而为其选择更加适合的声部进行角色安排。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作为一种相互配合演唱方式,由于每个演唱的部分不同,所以大大减少的学习难度,因此,更要提升对自身所负责演唱声部内容的学习能力。合唱作为表达音乐情感的高级展现方式,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音乐教学指导能力,因此教师在要充分跟了解自身所执教班级同学的男女比例,根据其具体的音色特点合理安排演唱位置。
例如在《大海》教学过程中,这首是一首浪漫的抒情歌曲,全曲围绕着对于大海的赞美所展开,整体呈现出二段体一怒有而机构,A乐段主要描绘出一幅平静的海面,博大宽广;B乐段与A乐段对比鲜明,展现出海浪起伏跌宕的特点,整首歌曲在浪花奔流交织的画面当中流露出起伏的节奏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这二声部歌曲,教师可以通过先让其感受不同旋律的特点,来让其体会高声部与低声部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其树立真确的演唱意识。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展合唱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合唱功力所在,进而根据其具体学习能力制订训练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难度提升其在合唱过程中的学习自信心[2]。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让其充分了解自身声部的发音特点以及歌唱特点,让其在进行完整的歌唱练习活动之后,可以充分感受到合唱这种演唱形式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哎呀!玛丽丢了宝石花》的演唱过程中,教室要让学生姑息和感受到乐段的重复,巩固自身对于相关音乐要素的理解能力,进而体会到歌曲情绪的变化。为了充分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演唱过程中的探究问题化身成闯关任务,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第一关任务,在歌曲中找到“ABA”是怎么演唱的;第二关任务,轻声跟唱;第三关任务,发展标记符号;第四关任务,跟伴奏齐唱。全面提升合唱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三、结合歌曲赏析延伸学生音乐视野,深化理解能力
教师要意识到音乐作为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对于提升人才的综合素水平的发展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育的阵地上,让学生通过对于不同歌曲内容的赏析,来提升其自身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3]。例如在欣赏钢琴协作曲《保卫黄河》片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赏合唱曲以及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作品内容,了解“轮唱”和“齐唱”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进而充分体会到作品的磅礴气势,让学生们感受到字抗日时期中华儿女的英勇表现,充分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通过多种校园合唱活动陶冶情操,增强艺术素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合唱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反应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提升其集体协作意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合唱所带来的艺术熏陶,进而增强自身的艺术素养发展能力。教师要意识到到音乐艺术在校园文化的当中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排练具有爱国情怀的民族歌曲,例如《我们美丽的祖国》进而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调动其自身的民族情感,进而推动其在未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合唱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到课内学习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合唱这种演唱方式的认知能力以及其对于演唱技巧的把握能力;而课外延伸性的歌曲赏析活动,更加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体会合唱歌曲的情感内涵,进而推动其音乐核心素养发展能力的进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的有效作用,帮助青少年感受音乐演唱活动带来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妍.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2019,39(02):190-191.
[2]王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J]. 北方音乐,2019,39(22):148+157.
[3]杨富丽.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 北方音乐,2019,39(22):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