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中专美术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查贵洲
[导读] 相较于普通中等学校而言,职业中专在办学目标、教育性质以及培养对象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查贵洲
        安徽芜湖电缆工业学校238300
        摘要:相较于普通中等学校而言,职业中专在办学目标、教育性质以及培养对象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美术教育实践中也需要应用差异化的策略和方法,重视从学校自身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设计,创新授课模式,力求最大化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与功能。本文主要探讨职业中专美术课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中专;美术课;教学策略
        引言:职业中专学校是以培养专业化的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从自身的办学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重视对美术课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探索,力求增强课程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审美能力提高的目标,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采取如下创新化教学策略:
        一、重视美术学习兴趣激发
        兴趣是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动力,考虑到职业中专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在实践之中对其美术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调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课程学习、应用美术理论和技法展开创作实践[1]。为此,教师可以从美术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出发,一方面,重视组织学生走入大自然进行写生活动,推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并通过美术创作对大自然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将班级黑板报制作、班级环境布置和班级小报制作等与班级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设计内容引入课堂之中,推动学生应用美术知识和技能展开设计桌子坐,以此增进其对于美术学科实践应用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强化其美术学习与应用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美术发展历史,增强课程的文化气息,达到兴趣激发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楷书的学习》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楷书这一书体的诞生发展历史,并应用多媒体向其展示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如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推动其在欣赏的过程中认知和感受书法艺术之美,有效增强其学习兴趣。
        二、加强美术教学情境创设
        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应重视将计算机教育技术引入实践之中,借助其展开辅助教学。多媒体这一信息教育技术在情境创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应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呈现与目标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和资源,教师能够有效创设出兼具针对实效性和生动趣味性的情境,借助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授课内容进行直观转化,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以情境渲染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展开思考。

例如,在进行《篆、隶、草书常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关于三种书体的图像、文字及视频资料,有效创设出音画教学情境,在情境中直观呈现三种书体的区别,从而将较为抽象的书法知识进行直观转化,增进学生对于三种书体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深化其对于书法这一美术形式艺术性的理解。
        三、将鉴赏与实践有机结合
        美术课程中既包含鉴赏环节,又包含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鉴赏和实践分割开来,而应将这两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将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的感悟应用于创作实践之中、应用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重新认识美术作品,从而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同步提升[2]。例如,在进行《钢笔楷书的学习》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除带领学生一同鉴赏优秀的钢笔楷书作品之外,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临摹练习,推动其自鉴赏中认真观察钢笔楷书的字形特征和运笔特征,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对于钢笔楷书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规范书写意识及书写能力,并形成对于钢笔楷书作品艺术性更为深刻的认知,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增强。
        四、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虑到美术课程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教师需对其考核评价体系加以优化,转变以单一终结性考试成果衡量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做法,重视将其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进步、学习过程中的美术创作成果纳入评价标准之中,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之间的有机统一[3]。与此同时,教师应定期组织美术实践活动,比如楷书创作比赛、书法知识竞赛等,将比赛成果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从而增强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调动其围绕比赛的主题展开美术自主学习。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美术学习情况展开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并根据在自评与互评中得到的反馈调整自身美术学习行为。
        结束语:
        总之,为切实改善美术课程教学质量,职业中专学校应进行理念更新,深化对于美术课程的认知和理解,在实践之中,重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直观呈现美术理论和审美教育内容,将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重视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以完善和优化,给予学生更为多元全面的学习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切实增强学生美术自信的效果,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海鸣.让文化雨露滴润学生心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9(04):102-103.

        [2]赵顺鸿.探析中专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教学[J].美与时代(中),2019(09):115-116.

        [3]李治军.浅谈中专美术教学可视化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9(28):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