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邹扬庆
[导读] 初中地理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与地理位置紧密结合起来,旨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具象的实践知识
        邹扬庆
        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610000
        摘要:初中地理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与地理位置紧密结合起来,旨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具象的实践知识。要想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主动将实践教学插入教学内容当中去,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与条件为实践教学做好考察工作,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将探究开展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提升地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教学;活动
        引文: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中的知识,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缺少学习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变该情况,从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出发,探求将实践活动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最优途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推进实际应用教学的深度改革。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寻找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将趣味性与有效性做好平衡,满足教学需要。
        一、引入课前活动,激发探究欲望
        地理虽然不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但在高中学习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为了打牢基础,教师需要将预习引入地理教学当中去。预习是学习的重要步骤之一,为了让地理预习更具有有效性,教师应安排与预习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作为预习的辅助,从而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对下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听课重点,提升课堂效率。具有趣味性的课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源源不断的对地理产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并将好奇心保持至课堂,教师在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后揭晓课前预习的实践活动的真正奥秘,带给学生恍然大悟之感,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课堂质量。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章《地图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使用手机电子地图进行一次步行导航,让学生观察电子地图放大和缩小时,图幅内容的详略变化、比例尺大小的变化,记录二者的变化关系;使用电子地图的距离测量工具,思考如何利用比例尺测算两地直线实际距离;观察电子地图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使用google earth卫星地图查找所在学校和自己的家,体验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当真正上课时,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疑惑或者真实体验,与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比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二、开发教学资源,拓展课本内容
        课堂作为课程资源利用的主要场所,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其有效性与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当今时代变化,将当前热点与初中地理有效结合,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信息解读能力,运用生活经验、民俗文化、自然规律等知识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活文本”的转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开展高于课本但不脱离课本的实践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死读书”的情况发生。在实践中,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点拨,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章《地形图的判读》时,教师可以创设中学生地理研学考察的探究活动,抛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些景区旅游项目景观图,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等高线地形部位判读知识在地图中去设计更适合大多数人的登山路线、开发攀岩项目、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野外露营地等。以小组形式讨论完成设计,在小组展讲时说出设计理由,教师则只需引导点拨。学生在这样的综合设计活动中,不仅应用了知识,也有了“旅游景区娱乐项目设计”初体验。
        三、利用情景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作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主要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教师创建的课堂情境中可以自由的进行学习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教师可以采用“身份互换”的情景教学模式,将部分章节完全地教给学生,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进行授课,在提供展示机会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进行备课、查找资料时开拓视野,提升地理学科的知识积累。教师在“放手”的情境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时,让学生作为小老师讲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方面向全班介绍,让大家感知非洲自然环境特点,并提问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根据搜集的音视频资料,介绍黑种人的特色文化;从“坐拥丰富矿产但却贫穷的非洲”话题让同学们思考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根据当前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为非洲人民提出解决人地矛盾的合理建议。学生的讲解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并激发起学生的友好竞争,也锻炼了“小老师”的表达交流能力。当然,教师需在课前对“小老师”的备课进行必要指导,以提高有效性。
        四、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学习热情
        地理在学生心中往往是枯燥无趣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网络上寻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地理知识改编歌曲”,利用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将知识点穿插进歌词当中,并学习演唱;或者利用抖音里的一些地理现象视频,根据网友提问,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帮助解答等。利用这类有趣、有用的实践活动吸引注意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学习动力,帮助巩固知识。
        结束语:综上可知,为了保证地理课堂的质量,需要教师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引入课堂活动、拓展教学资源、利用情境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等多重手段帮助学习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让地理课堂更有意义,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提升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玉春.例谈初中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9(03):43-44.
        [2]郑淑芬.浅谈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的实践教学[J].学周刊,2019(06):59-60.
        [3]张美仙.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实践教学思路[J].新课程(中学),2018(08):63.
        [4]周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