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张腾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文字和线条、图画等因素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可视的思维工具
        张腾
        四川省筠连县双腾初级中学   四川省  筠连县   645252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文字和线条、图画等因素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可视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使人的思维过程更清晰,能较好的提高学习效益。思维导图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使教师教学思路更清晰,知识框架明确,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全面把控知识要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运用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迫在眉睫。运用思维导图能极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初中历史具有内容多、事件琐,时间间隔长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准确记忆。把思维导图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脉络,加深记忆。因此,教师应在课前预习、新授课教学、历史复习等教学环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使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教学内容不容易遗漏,有效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知识点不连贯等特点,学生很难做到对知识系统梳理。运用思维导图能较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把握各章节知识的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二)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理解记忆效果。改变以往笔记速度慢,而且易分散听课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的现状。运用思维导图作笔记,有助于思考,学生大脑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的运用策略
        (一)用于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如果能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就能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把握,较好了解历史事件。例如,人教版初一历史《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编写预习提纲,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圆心,画圆。圆的四周发散出一个个分支:分别是背景、措施、意义。在“措施”的小圆内继续发散出更小的分支,分别是经济上,思想上、政治上,然后有各自的分支继续发散,分别是“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父偃”“董仲舒”等内容;在“背景”圆内发散两个分支,注明:诸侯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发展;在“意义”圆内引出分支,注明:巩固了中央集权。这是第十二课的提纲,其中“巩固措施”是重点,“推恩令”的含义及作用是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本课思维导图,就能较好地抓住预习重点,理解预习难点,提高了自学能力。[1] 
        (二)用于新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授课教学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能拓展教师思维,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有一个整体认识,能避免出现教学遗漏点。图文简单明了,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单元教学进行设计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为中心词画一个长方形,然后分出两个小的长方形,分别是“成立”与“巩固”。在“成立”这个长方形内,分出“时间”“经过”“结果”三个小长方形,让学生完善内容。在“巩固”这个长方形分出两个长方形:”国外”与“国内”,在“国外”图形内,注明“抗美援朝”,其背景,时间,经过、意义都让学生填充;“国内”图形内分出“土地改革”,其“背景,当时土地现状,意义”,也让学生自己找出。在这张图上注明重难点。长方形里内容作为同一级分支,层层分下去。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就能把本课内容简洁全面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单元有整体认识,既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大大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三)用于历史复习课,增强记忆效果
        历史复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以加深印象。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能增强复习的趣味性,提高记忆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总结能力。例如,在复习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元谋人”这个概念时,可以“元谋人”为中心词构建思维导图,把如下关键词:“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还会用火”“地位”作为一级分支,再对每个分支进行补充,就能获得该关键词包含的详细内容。还可在此基础上,以“山顶洞人”为中心词,来扩展原思维导图,构建思维导图,就能把“元谋人”与“山顶洞人”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学习,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增强复习效果。[2]
        三、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运用,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全面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前预习、新课教学设计、单元复习等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陈雪莲.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
        [2]乔贵敏.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