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陶梦非
[导读]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梦非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  230011
        摘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着重分析如何利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地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开设基础的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要重视学生对于基本绘画和色彩运用的技巧的教学,还应该积极培养儿童的美术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小学美术教学讲授的知识不仅可以服务于具体的生活,还能使学生能够具备主动发现生活中美的价值和内涵的能力。本文将提出有关小学美术生文化教学的观点,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尝试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可以帮助提升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让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教师要留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学生平时接触的东西学习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小学美术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在教师所创设的良好教学氛围之中,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举例来说,在《娇艳的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花朵的美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户外写生,在大自然的氛围中进距离的感知花的美丽。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户外写生的过程中,还应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活化学习体验,教师除了可以带领学生们写生,还可以借机带领学生们到户外游玩,例如春游、秋游等等。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变迁,努力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举办比赛活动和游玩之后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再作画一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快速捕捉把握美的能力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提升意义。
        二、结合生活中的资料,实施小学美术教学
        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经过回收、利用、再加工、变废为宝,变成一些具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还可以具有美学意义。比如破旧的毛衣、毛线、易拉罐、塑料瓶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搜集这些废品。然后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其变废为宝,变成一些具有美学意义的工艺品。教师可以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尝试通过巧妙的构思,将生活中的废品经过裁剪、拼接、粘贴和一系列的组装等等,变成一件一件的工艺品。

教师为了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开展变废为宝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极其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也能实现我们当前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有一定的意义。
        举例来说,在《别致的小花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在生活中寻找可利用的材料,然后自己动手制作小花瓶。比如牛奶杯、塑料瓶、易拉罐等等材料,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用彩纸、拉花、胶带等来装饰小花瓶,并用塑料彩纸制作假花等等。这样就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三、积极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应用意识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实践性比较强,其中有很多知识学生都可以在实际过程中加以实践。一切的学习也都是为了应用,这也是我们当前进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夯实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之后,可以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还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过年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在自己家动手剪窗花贴在窗户上,这样不仅喜庆美观,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学生此时教师也应该积极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学生们,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帮助学生们建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美术绘画、美术欣赏、美术雕塑等等都是艺术的表达形式。这些艺术主要源于学生平时的生活之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现象,运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来进行实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也是教师开展个人魅力的地方。作为小美术教师,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贾梦圆.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浅谈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91-92.
        [2]孙镜如.生活化教学与小学美术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90-92.
        [3]孔令蒙.打开生活之窗,徜徉多彩课堂——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35):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