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一体化教学的运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马婷婷
[导读] 当前技工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
        马婷婷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当前技工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还存在着脱节情况,无法充分有效保障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将一体化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在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之中,将能够充分融合教学效果,推进教学环节稳步实施,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一体化
        切实有效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多项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开展实践操作,不断掌握各项知识点,强化自身知识理解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体系下,生动形象的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给学生创设出较为真切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充分有效地联系自身所掌握到的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之中,逐渐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分离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没有过于重视理论指导,未意识到理论指导结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的环节将主要精力都集中于理论讲解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实践的机会和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感觉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枯燥、无趣,逐渐失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的内容不匹配,实践环节未将理论知识得到及时体现,授课方式过于固定、单一,因此影响部分学生专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2.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传统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计算機知识环节不能及时理解相应的实践内容,缺乏动手操作、小组探讨的主动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清楚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价值,没有很好地享受学习过程。
        3.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够创新
        计算机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疑问时,教师没有及时作出回应,未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时未结合实际情况,学生一时无法理解计算机教学内容,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比较吃力,由此导致学习压力较大。
        4.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的制订是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作为支撑,教师管理学生时缺乏有效的制度,学生认识不到学好计算机知识的意义,参与教学探讨的主动性不够。当前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计算机教学管理机制,未形成有效的计算机教学管理体系。因为制度缺陷,计算机教学工作进展不顺利,也就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辅导。
        二、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有关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分析
        1.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能力
        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技校需要打造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将全体师资水平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因为计算机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时,技校需要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育水平,更好的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
        2.全面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展开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一体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以实际的情况为主,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选取。比如在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相关学习时,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从而更好的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然而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学习时,因为该课程的理论很强,所以教师实施教学时可以利用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更充分的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

所以,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教学的深入开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预期效果。
        3.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评价的标准一般为学生的期末或者是期中的考试成绩。在新时代的计算机教学之中这样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改变这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新型的评价体系,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学生的成绩不应该只含有理论知识还应该包括实践操纵的内容,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进行学生能力的考核,同时考核的结果也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一体化模式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及方法
        1.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积极设计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实施标准,是有效应对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矛盾的重要前提:①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各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实践要求以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合理设计课程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构建起完善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②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入手,科学地融入计算机项目教学实践内容,同步执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推进知行合一的良好实现。③结合技工院校的办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准确定位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推进教学活动取得良好实效。
        2.构建教师团队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带动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发挥出示范、带头的积极作用,在理论方面、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实施一体化教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以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促进一体化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全面渗透。构建一支具备“理论指导+实训锻炼”能力的教师团队,加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研究及开发力度,将岗位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3.科学编制一体化教学内容
        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在课堂讲解、课下辅导等环节还需完善的地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编写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内容,注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吸收,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内容的指导性和可实践性,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做好计算机教学工作。到企业、市场上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程度,了解企业用工趋势,保持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给予学生及时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专业内容。
        4.注重实训教学
        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考虑组织实训教学的问题,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坚持教材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观念,将教材更新纳入教学管理范围内,调动学生参与知识探讨的主动性,更好地激发技工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将教材讲解与实训教学融合起来,坚持在教中学、学中做,更新教学计划,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提高对计算机内容的探索欲望,理论知识围绕操作运用展开,注重实际操作,以此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培养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教师及时编制计算机教材,从工作实际需要来编撰教材,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软件的运用能力,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系统故障,学生可以凭借专业知识检修,将理论知识渗透于计算机系统检修过程中。购置计算机设备、完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根据理论动作操作计算机,这对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实践的结合有很大帮助。
        结语:总之,技工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将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在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之中,能够起到积极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设计一体化教学教材和课件,并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德品.试论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1.
        [2]杜家秋.对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17(4):89-90.
        
        作者简介:马婷婷(1986年1月- ),女,汉,江苏盐城,本科,助理讲师,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