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强
四川省绵竹市大西街小学校618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门学科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不仅强调知识的应用与整合,更要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进步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事物的发展还不具备完全正确的认知,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引导。在这个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会为他们完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探究方向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简单应用方法,不断强化他们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计算机技能对于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十分必要。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依然没有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还在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观念的改进和策略的创新。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很难对自身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因此,想要提升课堂的效率,必须要找到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这样才能无形当中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计算机技能时,教师不应该仅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更应该利用计算机中的小游戏,来从不同角度培养他们的学科技能。
比如,在进行指法训练时,这项内容较为枯燥,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耐心才能逐渐熟练技能,因此,如果这部分内容教师只是将指法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生硬地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小游戏,根据要练习的重点进行选择,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当中进行了指法的训练,逐步完善学科技能。同时,在学生已经基本熟悉操作之后,还可以适当地开展比赛活动,激发大家的竞争心理,在同其他同学比赛的过程中,提升指法熟练度,在这样兴趣引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也会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对更深层次的学习产生向往[1]。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进行信息技术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好课堂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保证每一节课都具备教学实效性。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引导着课堂的发展走向,一切教学目标也是由教师个人制定,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因此,想要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所有的教学计划围绕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展,才能使得学科计划更加具备针对性。
同时,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应该设置不同的小目标,这样才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学生在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时都会具有成就感,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用更饱满的态度进行下一目标的探究。
比如,在进行“节日贺卡”的相关制作时,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Word文档 的熟练程度,如果直接就让学生制作电子版的生日贺卡,他们会感到无所下手,对于所学的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参考网上的优秀案例,分析他们的制作过程,然后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设计当中,如,用艺术字加强卡片的美感,插入图片完善卡片内容等等,在这样的逐步探究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卡片作品。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将这些作品打印出来,互相赠送,体验到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的整体性,使其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加强了社会实践能力[2]。
三、注重方法指导,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复杂、种类繁多,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只是最基本的应用技巧,最重要的还是对于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其在面对更深层次的学习时也能有自己的探究思路。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只有拉近与信息技术的距离,才会逐渐对其产生兴趣,形成坚持学习的信念。同时,对于一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全可以解答的问题,教师要将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自主探究产生解题思路,而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最后,还应该对他们的探究过程产生的方向偏差及时纠正,补充他们的思维漏洞,对于他们最终的探究结果也要给予评价,适当地鼓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导,能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
比如,在进行动画制作的学习时,这部分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就对动画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书籍或者查阅资料等完成预习任务,然后在课上,准备一部分的时间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动画,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最后教师再进行新课的讲解,强化知识点,点评学生课前作品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后进行二次修改,这样的流程过后,他们对于自己的思维漏洞之处会更加的印象深刻[3]。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升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有多种途径,每种创新的方式都应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应该意识到信息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探究,寻找更多的实践途径,为学科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蓄. 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辛婷.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彭开波.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