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机关幼儿园 641000
摘要:儿童体育活动关系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本文从跳绳运动技能的实践出发,对如何使幼儿有效地掌握跳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希望能为幼儿和幼儿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跳绳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在走、跑、跳、钻中进行,攀岩等体育活动能培养孩子的运动协调性、柔韧性。”
儿童体育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增强儿童体质;二是使儿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三是思想道德教育。幼儿园游戏教学除了要完成上述任务外,还要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比如焦点游戏要完成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任务,准备活动的游戏要完成热身的任务等等。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儿童的娱乐,而娱乐是实现其他任务的桥梁。要完成游戏教学的其他任务,就必须兼顾游戏的娱乐性。因此,在少儿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必须区分中小学教学任务,统筹规划。
大班孩子具有爱玩、爱动、爱思考等特点。在一次偶然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看到哥哥姐姐在跳绳,当时的崇拜意识不言而喻,“哇,太厉害了!”老师,跳绳难吗?”我要是能跳绳就好了!”回家后,我还让父母教我跳绳……”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不是一个教育机会吗?我引起了孩子的兴趣,问:“你会跳绳吗?”有的孩子说两脚一起跳,有的刚跳起来就让我找了一条跳绳,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试,但不能像他们说的那样轻描淡写,孩子们吃了一顿“闭门羹”,我们决定坐下来谈谈怎么跳绳。
与其他体育教学相比,少儿体育游戏教学强调力量与智力的结合与统一。跳绳是一项轻快、活泼、有节奏、丰富多彩的运动。经过大量准备,跳绳研讨会如期举行。大多数孩子表达了相同的练习方法:用双手将绳子从身体的后面甩到前面,然后用双脚向前跳,重复这个方法。
经过几天的练习,有的孩子打算放弃学习,有的孩子还在探索跳绳的方法,这时,我陷入了思考:如何有效地让孩子掌握跳绳技能?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跳绳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身体协调性,经过反复的实践研究,我把学习跳绳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双脚并拢练习跳跃步(步高约5厘米),根据节奏上下跳跃,重复多次(约3-5天)。练习跳步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掌握跳绳的节奏,使身体适应跳绳的节奏。
第二步:手腕部划圈练习。正确的抡绳方式应该是手腕带动绳子划圈,所以手腕部的灵活很重要。这项练习对于幼儿来说有点困难,幼儿通常是大臂带动小臂在划圈,所以要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步:双脚和双手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前两步的练习,幼儿基本掌握了跳跃的节奏和双手的熟练划圈,这时需要双脚与双手相互配合模拟跳绳(不拿跳绳),主要训练脚和手的配合。
第四步:加入跳绳,配合练习。有了前第三步的练习,对于第四步就容易多了,幼儿只需要经过短时间手、脚、绳的配合练习就能熟练地掌握跳绳的基本技能。
教师应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跳绳方法。在我所教授的大班,很多幼儿用了此练习方法,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能一次跳50个。
在幼儿掌握基本跳绳技巧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成为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流想法,如单脚反跳、单人交叉跳、登山跳、双人合作跳等,在高难度的技能练习中,使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培养意志。利用多种评价机制激发幼儿跳绳活动的兴趣,如跳绳大比拼、黄金搭档等,及时发现并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促进不同能力幼儿跳绳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始终扮演着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切实鼓励儿童利用已有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游戏方法,在提高儿童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让孩子喜欢体育,愿意参与体育,从而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依丹.幼儿园体育游戏指导[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