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苏燕
[导读] 传统民间游戏简单易懂,不会出现游戏过程中因为流程过于复杂

        苏燕
        涉县第三幼儿园  056400
        摘要:传统民间游戏简单易懂,不会出现游戏过程中因为流程过于复杂,导致幼儿出现抵触心理以及失落感,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规则来引导幼儿,从而达到强化规则信息的作用。这既可以规范课堂纪律,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幼儿脑力活动,这也是开展传统民间游戏的重要意义之一。
        关键词:传统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引言
        游戏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民间游戏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广泛的教育性,其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把民间游戏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还可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民族的情怀和品质。
1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1.1促进幼儿形成正确价值观
        在民间游戏中,幼儿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贵贱之分,他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这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在生活中平等对待他人。另外,尽管民间游戏的规则、玩法是随意的,但只要规则、玩法确定下来,幼儿在自愿的情况下对其予以严格遵守,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从而推动游戏的顺利开展,这有利于幼儿形成公平竞争的人生价值观。例如,教师为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肢体平衡能力,将“木头人”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在此期间,幼儿们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以及集体讨论制定出如下规则:一人当“木头人”,其他人一步一步悄悄走到他背后拍他的肩膀,当他喊出“123木头人”时,其他人无论是什么动作听到口令后都要静止,如果动了,那么就换这个动了的人当木头人,若有人连续几轮都静止不动,那么他就获得游戏的胜利。游戏过程中,所有的人都严格遵守规则,保证了游戏的公平,而幼儿们也通过“木头人”游戏初步建立了公平竞争的意识。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对于幼儿园而言,基于民间游戏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动幼儿向积极方向发展。
        1.2拉近幼儿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
        随着电子游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他们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就给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学前教育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困难。民间游戏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特点,与幼儿特点相适应,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诉求。而且,民间游戏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娱乐精神。幼儿园基于民间游戏开发课程资源,能够拉近幼儿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让幼儿在娱乐中了解游戏的来源、规则、玩法、形式、种类等,逐渐对以民间游戏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感知,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养幼儿文化素养创造良好条件。


2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2.1通过游戏促进亲子关系
        传统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作为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教育活动,还可以作为亲子互动中的重要桥梁。很多幼儿家长在孩童时代也是玩这些游戏长大的,有很多儿时回忆,两者结合之后,会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同时还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这也让幼儿和家长都有一种参与感,从而起到既促进了亲子关系,又达到了多方面协作与鼓励的作用。
        这种桥梁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关系,还可以增强幼儿与家长在互动中的意志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与幼儿互换游戏角色,从而产生亲子关系的变化,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也在游戏中增进两者之间的关系。
        2.2挖掘资源,积极参与
        第一,优化环境。幼儿园以年龄班为单位,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首先,提供跳绳、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益于体能发展的工具,为幼儿开展丰富的户外民间游戏提供充足保障。其次,开展“一日生活即教育”“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活动。幼儿园将宽敞的走廊布置成“游戏长廊”,放置丰富的民间游戏工具。在幼儿的视野范围内,粘贴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展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经典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得到熏陶。
        第二,融入领域。将民间游戏有机融入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让教育落实在游戏活动之中。除了户外游戏、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我们还利用入园时、课间及离园前后等时间,积极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2.3改编游戏玩法,拓展活动视野
        传统民间游戏有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幼儿活动,需要加以必要的改进,对游戏进程、游戏环节、游戏组织、游戏规则等内容进行必要创编,能够带来全新游戏体验,对幼儿形成心灵启发。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与幼儿一起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必要的调整,对游戏进行对应改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感知、内化获得更丰富更切实的游戏体验。
        幼儿逐渐对“木头人”游戏失去了兴趣,通过改变木头人动作,将木头人地走变为模仿小动物走路,将走、跑、跳等动作融于游戏中引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帮助幼儿重新获得游戏的愉快体验。幼儿对角色的扮演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创编活动更能激发活动兴趣。如将活动的玩法交给幼儿商量、讨论,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也会更深刻。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游戏拥有选择性和决定权,所以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改编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现实需求,结合幼儿兴趣,创设他们喜欢的游戏环境,这是硬性指标,也是游戏改编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民间游戏具有多样性与娱乐性,在教学中开展的意义也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体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品质。在课外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且不受时间、地点、材料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民间游戏开展全方位的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德、智、体、美教学效果与意义,这也是开展传统民间游戏主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倩.家园共育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意义分析[J].品位经典,2020(9):129-130.
[2]李婧捷.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甘肃教育,2020(1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