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研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侯淑华
[导读] 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道德标准

        侯淑华
        聊城市阳谷县实验幼儿园  252300
        摘要: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道德标准,是文明的标尺,是生活的规范,是交往的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迅猛发展,礼仪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重要时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关键时期,发挥创新思维,加强并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并提升礼仪教育课堂的有效性,以此来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幼儿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传承并弘扬我国优秀的礼仪文化和传统美德。幼儿因为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而且还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需要接受合理科学的教育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提升文明礼仪教育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以此来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幼儿的思想道德行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论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与具体实践方法。
一、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点。当前,有很多的幼儿的礼仪意识浅薄,存在着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一言不合就吵架等众多不文明的行为。俗话说,“三岁看老”,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幼儿的礼仪意识。
        幼儿教师要重视礼仪教育,让学生在礼仪教育中加强对规矩以及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养成在任何地方都能自觉遵守秩序和规则的有道德的人,增强幼儿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修养。礼仪教育不是为了避免惩罚的绝对服从,不是强制要求,更不是硬性附加,而是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是学生真实需要的一种内在需求,作为幼儿教师,要增长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内驱力,让学生懂得尊重、懂得感恩,要让幼儿在没有教师组织下也能保证各种活动的有序进行,成为谦逊有礼、懂事文明的好孩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道德基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是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与具体实践方法
(一)幼儿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
        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身为幼儿教师,要想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就一定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这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德育观念高,更需要教师引导教育,时刻注意自己言谈举止,规范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渗透并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用更严苛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在幼儿心中树立并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为幼儿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给予幼儿正确积极的方向。教师自身做得好,幼儿才能尊重老师、信服老师并愿意向老师学习,幼儿受到榜样的影响,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道德观念,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二)创设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室墙壁上写着“上课要保持安静”,在滑梯旁边写着“要有序的排队”,在卫生间的门上写着“要记得随手关门”等警示语,让幼儿时刻感受礼仪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在日常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要想使礼仪教育更行之有效,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比如,在上课时,教师要告诫学生不可以随意说话和走动、坐姿要保持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在午休吃饭时,教师要让幼儿懂得排队的重要性,并且在拿到属于自己的食物时,要跟对方说“谢谢”,尽量在吃饭时不发出过大的声音影响其他同学,并且要做到“光盘行动”。在不小心伤害到其他小朋友的时候,要主动的说“对不起”,并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在犯错误时,要勇于承认,要讲诚信、懂得感恩。在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时候,要说“请”、“您”等礼貌用语等等。教师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力度,并对那些礼仪规范的学生提出表扬与鼓励,让其他同学向该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继续保持。
(三)利用童趣故事和正能量电影渗透礼仪教育
由于幼儿活泼好动,传统的礼仪教育很容易让幼儿左耳听右耳冒。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童趣故事,比如《孔融让梨》等,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作为教育辅助,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礼仪教育。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电影,比如传播爱与善良的《小王子》、传播父爱如山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摔跤吧爸爸》等。通过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学生在电影里受到教育和启发,在快乐中形成良好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幼儿教师,要注重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道巧.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情感读本,2015,(17):40-40.
[2]谭道巧.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5,(6):40.
[3]梁丽芳.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甘肃教育,2010 :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