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高敏
[导读] 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幼儿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

        高敏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404600
                                
        摘 要: 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幼儿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现状,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正确、有效的指导下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幼儿园教学赏识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赏识教育 幼儿教育 解决策略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是自信的,而有自信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笔者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来看,以鼓励为主,因材施教,能较好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是自信的,而有自信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笔者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来看,以鼓励为主,因材施教,能较好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一、从幼儿在集体中的行为了解其自信心现状。
        据观察,在游戏、体育、美工、计算等活动中,自信心较强的幼儿一般表现为: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喜欢合作游戏,深信自己会玩,且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和自己一起玩;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提出建议,并坚持自己的主张,有分歧时也据理力争,参加活动一般都是善始善终;活动结束时,能说出自己做过哪些事,能评价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发的探索精神;在自选活动中总是要求去完成较多的任务,理由是”这样练,本领大”等等与之相对应。


        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悦;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粗暴干预自己的活动,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意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在作业或游戏途中,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结束时,谈不清自己做过哪些事,也不善于评价;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老师,怎么弄””我学不好”,
        常常因跟从别人,把自己的正确的答案改错了,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对个别事物特别害怕,如有的幼儿怕纸工,有的怕计算;在自选活动中,总是挑容易的任务,理由是“我能做这个,哪个不能”,”我不行”等等。
二、探析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诸多因素
        幼儿所处的生长环境中有众多因素影响着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较大。一般说来,自信心强的幼儿,其家庭关系和睦,父母对子女亲切、信任、尊重,并能注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同时,家长对子女有一定的行为要求,比较明确合理,往往是说明引导多,惩罚打骂少。父母对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满意,经常鼓励与表扬幼儿的进步,而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则主要来自四种不利的家庭环境:一是过分保护的家庭;二是放任不管的家庭;三是期望过高的家庭;四是父母离异分居破裂的家庭。这些不利的家庭环境导致幼儿的心理朝不良方向发展,损害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却是不均衡的。有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能得到自我选择和抉择的权利,克服困难,感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功和喜悦,因而,他们的自信心就强。反之,经常得到的是挫折和失败,幼儿就怀疑自己的力量,自我肯定少,自信心便减弱,如果成人不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年龄越小的幼儿其对自我的认识受成人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在幼儿心目中,有权威的成人与小同伴的语言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积极的评价能使幼儿肯定自我,树立较好的自我形象,从而促进其自信心的发展。
        三、幼儿自信心培养途径
        在集体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为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适宜的学习情景,我们时常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并教他们学习互相看到别人的长处,对自信心强的幼儿,在表扬肯定的同时我们则请他们多谈别人的长处。
        教师要热爱每个幼儿,善于体察幼儿的特点、需要和观察幼儿的变化,积极寻找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这一点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尤为重要。如我园西西小朋友性格特别,参加一般的学习活动时从不用心 ,很随意,可是我们发现在户外活动时,他却能长时间地观察蚂蚁、蜗牛等小动物,并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对小动物极大的兴趣。当看到昆虫图片或者有关图书时,他的话多且 思维活跃。于是老师任命他为班上“环保小卫士”,这一举措使他对自己的长处和力量有了清醒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他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幼儿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建立自信心的。因此,教师要多给幼儿独立活动和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针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举手的现象,我们尽量分组上课,扩大活动面,鼓励每个幼儿举手发言,肯定他们的勇敢和进步,同时改进教学,注意选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训练能力,并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以逐步提高自信心。对于在某一方面存在知识或能力缺陷的幼儿,我们不放松个别指导和帮助的同时,还动员家长多予以辅导,使他们很快地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赶上同伴。
        总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绝不可忽视,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研究中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学术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