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霞
贵州省六盘水市十七中学 5530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凸显,如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NB物理实验室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和成熟,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辅助工具来进行学习,已成为现代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结合平时在教学中的教学感悟,谈谈新媒体新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 应用 实验教学
一、捕捉学习兴奋点,变课堂好奇为惊喜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性。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性很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尝试以兴趣为导向,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课堂上来。学生通过认识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激发其内心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利用这种兴奋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兴趣高度活跃后,才开始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形、声、色并茂的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课堂上,集中在所学的物理知识上。将初中的孩子逻辑思维天窗打开,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应用新媒体新技术辅助工具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还能将各种抽象的、复杂的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在教学中就会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如在上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实验探究过程的各种信息以立体的、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把复杂的物理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经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获得真知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与惊喜,感知生活中隐藏的物理知识与规律,让孩子们变好奇为惊喜。
二、克服客观条件限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实际教学中,因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因缺乏过多的生活体验,很难理解各种现象的本质。
比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探究欧姆定律规律等电学实验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电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隐含的物理规律还比较陌生。教师在课堂演示效果及学生分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因受客观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恐难以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将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调节物理现象变化的速度,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得透过物理现象,掌握和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规律。这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对相关生活常识了解较少,较难洞悉其背后隐含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如:在学习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相关知识时,学生因受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缺少对相关物理情形的认识,对其中功能关系相互转化的知识了解甚少。可以借助新媒体新技的技术优势,将远离现实,远离身边地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实验模拟化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控制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实验数据为支撑,将生活实际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让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探究物理情景背后隐藏的规律,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实现课堂返璞归真
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旨在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和网络优势,将教学中较难理解的概念、图形、实验现象以视频或模拟动画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模型,并以实验数据进行推理验证,最终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以立体的、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把复杂的物理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初中学生很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促进了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革新。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以平和客观的心态面对新媒体、新技术教学环境,要认识到这一新型教具的优势,及时掌握使用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努力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把现代化教学理念和物理教学有效衔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特定创建的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探寻、发现,体验获取知识的艰辛和获得后的喜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现代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7年版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2]王小萍 视觉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