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赛数学视野拨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李智慧
[导读] 竞赛数学作为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李智慧
        开平市第一中学  
        摘要:竞赛数学作为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推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革新以及数学课程的体系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将在浅要探析竞赛数学视野下,提高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竞赛数学;高中;数学素养;提升策略
一、竞赛数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竞赛数学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中数学竞赛,对于进一步促进自身课程的革新以及教学体系的建设,提高学校自身数学教学水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掘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挖掘以及筛选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竞赛数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竞赛当中许多题目具有较强的技巧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并且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此同时,高中数学竞赛作为一项含金量较高的大型竞赛,在比赛中获得成就,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为学校中其他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
        其次,数学素养作为高中阶段学生不断的学习以及实践培养的一种素养,竞赛数学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学生在练习竞赛数学习题时,能够更加体系化的对自身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方法进行整合,另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对数学概念等进行掌握。
        最后,竞赛数学还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竞赛数学不仅能够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还能够提高数学教师对于强化自身专业水平的欲望。因为教师需要为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供辅导,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竞赛数学习题,因此,不但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能,还需要教师不断吸收以及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竞赛数学视野下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审美
        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为学生讲授教材以及竞赛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文化背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与数学学科之间的情感共鸣,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直觉,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例如: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对数函数的教学讲解时,就可以为学生渗透一些对数函数的数学文化背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由于在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领域,需要进行大量运算量庞大并且对结果精密要求较高的计算,因此,数学家们为了进一步对计算过程进行简化发明了对数函数,包括对数函数发展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史蒂菲、纳皮尔、彪缇等一系列数学家以及他们对于数学的探究以和发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渗透许多其他的数学文化:勾股数趣谈、几何名题赏析、黄金图形、完全数和梅森数等等。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背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学价值,还能够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升学生能力水平
        常规的数学教学课堂作为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教师除了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同样也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基础的保障工作。数学基础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获取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帮助学生对数学当中的概念定理公式以及法则等进行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储备作为进行问题解决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储备,还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强化自身参与数学竞赛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重视起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过数学习题的解题研究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思想的归纳总结以及数学思维的提炼升华入手,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专业数。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重视起对于课本教学内容中相关概念,定理公式以及法则的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内容,为之后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灵活使用数学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对数的教学时,就需要对对数函数的几个特征进行重点教学,包括函数基数大于零且不为一的原因,什么是常用对数、什么是自然对数、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等等,能够帮助学生从概念对对数的运算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掌握对数函数在运算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深层次的原因。
(三)突出教学人本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人本思想原则,将更多的教学时间返还给学生,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因此,教师就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数学竞赛中三角函数涉及内容较多的特点,为学生引入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练习题。教师就可以选择广东省2017年高中竞赛B卷的第三大题,由于这道题目涉及了较多知识点,并且具有一点的难度,因此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些习题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习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与小组组员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还可以采取贯穿式的研究教学法,将已经成熟的数学知识作为未发现的理论来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结合设置的教学习题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体会以及发现数学习题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自主思考,对理论知识进行获取,将课堂教学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以及对知识进行获取的过程,使得教学课堂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元素,进一步凸显出数学的求知精神,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态度,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培养进行学习研究的良好习惯,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图:2017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试(B 卷)第三大题
(四)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数学竞赛更多的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储备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的数学知识内容,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学习视野,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储备。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课外读物以及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源的方式,对课外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吸收,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数学丰富的人文背景以及历史发展知识进行了解,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的重要成就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掌握。于是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对于数学学习有着启迪性的数学书籍,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结束语
        竞赛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竞赛数学视角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熊泽宇. 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竞赛的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