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崔时文
[导读] :小学属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阶段,

        崔时文
        福州市日溪中心小学                    350023

        摘要:小学属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阶段,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之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所以通过数学教学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数学教师一定要更加充分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改革,通过创新化的思维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关联和总结,制定出可以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能动性培养
        
        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缺乏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在数学课程中感到枯燥无聊,会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积极性,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在这种数学教学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迎合学生的特点,丰富农村小学课堂,以此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教育中不断的进行创新,把创新意识与数学教学进行全面的结合,为农村的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活力与生机。
        一、农村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动性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下,一些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还没有落实进行素质教育,教师还是在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内容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只限于提问与回答,课堂没有生动的氛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按照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生搬硬套,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导致数学教学过程中缺少情感色彩,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小学没有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的能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无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只是依赖老师进行知识的灌输,以及讲解,一大部分学生都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及时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措施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
        二、农村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能动性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是一项源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应用到生活当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开阔视野,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究,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他们就会对其中的奥秘进行联想与探索,从而就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知识,在现实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或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发现许多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在当教师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就会感受到骄傲与自豪,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基于实际课堂,开展探究学习
        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是在使用黑板来进行传统的教学,虽然这种老式的教学方式也有其高效的地方,现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元素的引入与融合。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让他们发挥更多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杜绝形式主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意识驱使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以及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线段相关的知识,通过使用课件,给学生展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域,再通过生活中能够体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因素,教师在通过引导之后,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想象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中含有直线、射线、线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寻找身边出现的线,也可以用手中的工具划线[2]。
        (三)围绕认知基础,培养应用意识
        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会逐渐的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吸收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随处可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生刚刚学习分数时,教师首先对1/2,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己所见过的一半的事物,有的学生可以把一个字分成两半,有的学生会说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切开一半吃还剩一半,有的学生会画一个圆,把圆切分成两半,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举例,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然后再让学生思考1/3与1/4在生活中具体的体现。最后学生可能会问,1/1000怎么表示?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分数的具体概念列举一些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得以运用,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了解数学抽象的概念。
        (四)利用数学眼光,客观认知现实
        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师要培养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比如在讲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举例:妈妈带孩子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鸡翅花了8元钱,买了一瓶可乐花了10元钱,买了一包薯片花了12元钱,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就会对这些东西进行联想,从而计算出答案。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之后,学生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主动的去观察三角形的物体,有学生会发现,电线塔上的每个铁架都是三角形状,也有学生会发现自行车架是三角形的。让学生不断的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现实生活,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总结出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动性。教师还要针对班级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不断发展,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广权.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现状与方式探索[J]. 求知导刊,2019,(43):35-36.
        [2]胡景堂,刘宁宁. 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现状与方式探索[J]. 学周刊,2018,(28):51-52.
        [3]王秋平,李侠,陈莉. 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J]. 知识文库,2017,(0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