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宁玉萍
[导读]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

        宁玉萍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中学721700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促进了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中物理、应用探索
        引言: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重要学科,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物理课堂,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开展丰富有趣的物理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物理的学习效果。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也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体现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与时俱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改变了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优势。
        高中的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逻辑性,因此学生学习物理需要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不能全面地对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理解有难度,感到物理知识学习枯燥乏味。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物理教学,能够把物理理论知识具体形象化,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动态图或者视频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层次、分阶段呈现,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可以将学生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或情境以画面呈现,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构建具体化、形象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物理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但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是一些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注重教学课件的表面华丽,在课件色彩、音效、动画等方面着力过多,为吸引学生而吸引学生,忽视对物理知识的分析和呈现,弱化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学生的思考理解过程,使得课堂华而不实;二是在物理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信息化技术,减少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操作试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部分教师被课件束缚,忽视课堂学情变化和动态生成,不能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物理教学成绩难以实现提升。
三、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多元性,为学生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这样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生活实际与物理学习统一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一年级沪科版物理教材中《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章节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游乐园中摩天轮转动的视频,然后可以提出问题:“大多数的学生们都去过游乐园,也都坐过摩天轮,那么摩天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是属于什么样的运动?”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物理情境,会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亲身感受,思维活跃起来,并且积极地思考问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使用信息化技术制作物理微课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也逐渐地得到发展。微课对高中的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物理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打破了物理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高中的物理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更好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制作物理微课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把高中物理知识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学生们学习的网络共享平台上,供学生们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微课的学习情况和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微课还可以供学生反复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物理知识,便于深入的理解物理规律。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理的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物理实验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两种运动情况。通过动画模拟学生可以对两种运动的条件和运动轨迹形成直观的印象,从而真正理解物理过程和规律。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感受,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结束语: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余平安.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苑教育,2013:59-59.
[2]袁志杰.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