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见豪
遵义市湄潭县洗马镇团林学校 564105
摘要: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灵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认真准备物理实验的教学,从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入手,不断挖掘生活实践实验素材,找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做好演示实验调起学生实验兴趣,促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增进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前言:
针对初中物理学科灵魂部分的实验教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应通过演示、创新、实践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探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累积实验教学经验,通过卓有成效的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关注度,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还应依据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竞赛等达成教学成效。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培养兴趣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对所要进行的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达成实验教学目标,就应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的灵动直观、新颖别致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引导学生乐于对实验探究下,注意力集中地投入到物理实验中,发现实验教学真谛,有效解决物理实验中发生的问题,并通过解决实验问题,总结出物理实验结论。
如,在进行《空气的“力量”》“大气压强”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关于大气压强的马德堡半球物理实验。通过多媒体学生看到的是16匹马被平分在左右两侧,每匹马脖子上的绳子都与中间的一个由两片铜半球组成的真空小球,并通过左右各8匹马的用力拉扯,才把这个只有20厘米的小球拉开。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会感到惊讶与疑惑,“为什么这么小的球需要这么大的力量才能拉开”思绪也随着被拉开,进而产生想弄清楚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就可一通过演示在教学课堂再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把一个半球内通过气针注入空气,然后让四个力气稍大的学生进行拉扯,验证多媒体演示的实验结果。通过多媒体与实践演示,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参与实践,体验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并在这种实验趣味性中了解到,如果把小球内的空气抽掉,用双手轻松掰开小球,进而了解什么是“大气压强”,以此轻松进入到物理实验的学习中,达成对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培养目的。
二、以合作小组创新启发,培养兴趣
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教学中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手段,进而启发学生实验体验,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做到对学生有详细的了解,依据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以便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找到实验中合作的 兴趣共同点,进而激发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对所要进行的物理实验内容精准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对课本实验的创新进行教学,进而以新颖别致的实验、充满悬念的实验,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培养目标。
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就教材中“把两只筷子中间放乒乓球,然后用吸管用力吹气,让学生观察现象”的实验,创新为以小组合作共同实验、共同探究新颖实验模式。
教师在进行合作小组分配时,应考虑学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拓展组”“学习组”“进步组”。通过这样的分组,使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得到物理实验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机会;而针对学习组的学生,则以学会操作实验、领悟实验真谛为教学目的,扎实基本功;而对于“进步组”的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指导,进而树立物理学习的信心,循序渐进中取得物理成绩的进步。基于此,教师通过这样的分组,每个小组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实验创新、探究,并通过这样的探究,使物理学习能力与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小组“拓展组”,通过实验创新拓宽物理知识与物理实验的视域,物理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并在合作小组的共同探究中,小组成员间物理学习兴趣相同、能力匹配,有效激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针对“学习组”的学生,这类学生属于踏踏实实学习的学生,合作探究中共同探究步伐使学生不容易产生压力,进而可以有效完成实验教学内容。而对于“进步组”的学生,小组成员间学习水平相当,学生没有距离感,不会产生自卑感,进而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物理学习兴致渐渐被提升,进而对物理实验及物理学科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达成培养目的。
三、设置竞赛展示实验成效,培养兴趣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想要培养进行实验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竞赛机制的设置,通过竞赛展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成效,进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这种以物理实验兴趣为主为目的的实验竞赛,可引起学生对日常物理实验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在设定比赛规则的时候,可以以兴趣为引导,进行竞赛主题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分成团体组与个人组两种参赛的方式,并通过定期的竞赛实验参赛题目应是相同的。这种定期性可以有效展示学生近阶段的实验学习效果,而在竞赛中设定相同主题、相同内容,可以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究兴趣,达成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针对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章节或相关联的物理实验知识学习完毕后,就可以举行以一次同年级的物理竞赛。通过实验挖掘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物理实验探究兴趣,进而取得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
如,在进行完第八章《压强》整章的学习后,教师就可通过同年级学习进度,安排一次以“压强”为主题的物理实验竞赛,学生通过这样的竞赛主题,对已经结束的“压强”相关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进而通过复习与巩固再一次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并在拓展中发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真谛,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竞赛机制,在参加以团队合作进行的团体竞赛合作中,与组员间共同探究物理问题,研讨实验过程,有效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提升相互间的探究能力,并通过实验过程的旁征博引,拓宽了物理学习的视域,达成综合实验教学的提高。教师通过这样的物理实验竞赛设置,有效检验实验教学成效,并通过这种全体学生参与的竞赛,发现学生在《压强》章节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梳理,并给予正确思路的指导,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自身物理实验学习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达成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兴趣培养的目的。最后,学生通过参加物理实验竞赛,通过实验结束后的教师评价,获得激励性的奖励,再一次燃起对物理实验学习的热情,为后续的物理实验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总结: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培养兴趣;以合作小组,创新启发,培养兴趣;设置竞赛,展示实验成效,培养兴趣等方面进行试验新区教学探究,挖掘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路径,取得学生实验教学兴趣的教学实践成果,达成兴趣为主的培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加翠.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探索科学,2020,(11):84.
[2]蔡亚梅.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与学生兴趣养成措施[J].中外交流,2019,26(30):253.
[3]张大为.如何通过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数码设计(上),2020,9(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