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有效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夏瑜涓
[导读]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夏瑜涓
        四川省成都市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教师在设置教学的内容的时候,要以以生为本为核心思想,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们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时候,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们感受生活、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分析如何在生本理念之下指导初中班级管理,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见解。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班级管理;有效路径;探究
        前言:基于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重视,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越来越重,老师需要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一个班的班主任更是如此,不仅要督促学生学习成绩上的进步,在学生的生活管理、心理健康上也要有细致的了解和关心。
        一、生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价值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初中的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为学生们创建更加轻松、民主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体验,为学生们渗透德育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正处于发展自我认识的黄金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会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爱好、性格等。在初中班级管理之中,要想渗透生本理念,需要班主任从自身的教育观念入手进行改变,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民主班级管理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之中,这样有助于打造和谐班集体。
        另外,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一言堂”的管理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表现机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起班级管理意识和责任,能够明白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一过程之中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班级班干部团队,打造民主管理氛围,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氛围,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们在班级管理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形成温暖的大家庭。
        二、基于生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有效路径
        (一)施行班级操行分管理,坚持以生为本理念
        操行分管理制度,实质上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多方面的表现,利用分数的方式进行量化,表现好的学生加分数表现差的学生扣掉分数,以相应的分数来体现学生的具体学习和表现情况。这种利用操行分制度管理的方式在大多数班级管理中都比较实用,而且不少班主任都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可以有效地管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那么,在实行班级操行分管理的方式之中,我们班主任要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秉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初中管理上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有部分学生问题比较明显,例如学习成绩差、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纪律观念薄弱自制力差。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管理他们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应该引起重视。初中班主任已经对初中班级管理做出了许多探究与思考,他们最终都得出了一个结论:尽量人性化。老一辈打骂式的管理办法显然已经淘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性化的管理办法将在班级管理上起到极大的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得到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打骂式的管理办法已经不再适用,更不适用于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年纪较小,如此的教育方式会让他们身心受到伤害,初中的学生大多在13-16岁,他们正处于叛逆阶段,对于父母老师的严厉教育他们大多会觉得厌烦与不屑,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人性化的管理会更加适合他们。注重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把精力和注意力花在学习技能和知识上,这样会减少很多因为毫无目标无所事事而引起的学生问题。

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在利用分数来进行日常规范的过程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操行制管理制度,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里,尊重学生的个人看法和意见,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老师应尽量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应该总是说你应该做这你应该做那。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操行分管理制度,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愿意遵从相应的规范制度。
        (二)建设良好班级文化,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班集体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是要依靠班集体来创造好的氛围,这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班级文化就是学生本身文化素养的体现,当然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实来说班级氛围就是学生表现的放大版,学生的行为表现是能够影响班级形象的,而与此同时班级的氛围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所以总的来说,环境和人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既然如此,那就要往良性循环的方向去发展。
        班级文化要想足够优秀,那学生的文化肯定也不能落后,但是所谓的文化涵养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课堂输出就能够加强的,好的教育方式是要有互动、有回馈的。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学生并没有触动的话那也不算得是成功的教育,所以氛围很关键,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接纳感受,那就需要把教育氛围带动起来。其实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开放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一种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能够与教师交心的,班集体是能够有温暖且欢乐的感觉的,这才是一种比较好的班级氛围,也更加能够促成德育涵养。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茶话会或是班级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先放松下来,把平时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缓和一下,班集体就是要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张弛有度才是好的集体文化。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意见箱或是抒发角,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以及对班集体的建议或是想法都写进去,可以署名可以匿名,让大家可以看到彼此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也算是一种解压方式,也是一种隐晦的交流方式,可以照顾到青春期学生敏感的心理;当然如果学生和教师愿意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种形式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学生对班集体有贡献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把自己的想法抒发出来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此外,班级文化其实可以是很有特色的多元融合,百花齐放肯定是比一枝独秀来得好,当然也要把成长方向定好,千万不能跑偏。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气氛轻松的班会活动,并不一定要限制表现内容,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进行自我展现,最好是与文化靠边的方向,但是形式可以多变,比如用诗词韵味浓郁的古风歌曲来伴舞,或是展现自己文学才能的填词,哪怕是推荐自己喜欢的读物也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在交流和表现中提升文化自信,只要是价值观正确的事物,稍加引导都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成为更好的人。
        (三)在班级建设上强调“民主决策”的建设理念
        发挥好“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上的作用,其中关键一点就是要做好“民主决策”在班级建设上的使用。班级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学风建设和班级制度建设三部分,我们只有将“民主决策”的理念真正的渗透到这三部分中,才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建设上的合理应用。
        三、结束语
        总之,如何合理的将“以人文本”的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是一门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程”。通过师生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最终真正实现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真正实现对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丽丽.自主管理视角下初中生班级小组构建方式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7):116-118.
        [2]黄欣欣.初中生成长中所需要的"爱和自由"——记在班级管理中正面教育的具体实践[J].科学咨询,2020,(23):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