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陈秋宏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 重庆云阳404500
摘要:高中是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和人生道路的走向。这也就凸显出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展开论述,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随着我国新课改制度不断落实,学校对高中德育提出了新要求。而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高中生处于叛逆期,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展开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一、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水平低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心骨,要求高中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有创新精神,积极促进班级管理水平提高。传统的管理观念是按照成绩好坏来进行班级管理,难以在班级管理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无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锻炼能力。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困难,也导致各科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不高。且许多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也造成了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下降。
(二)缺乏沟通
由于高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复杂且繁重,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付出的精力有限,因此很少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与学生间存在隔阂,想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加困难。教师常常与学生间关系紧张,保持着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教师常常对学生采取严厉的批评方式来管理学生,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更加困难。且高中的学习任务较初中繁重,高中生对生活充满热情,但自制力较差且很容易冲动,思想起伏大,需班主任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三)管理方式落后
自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我国全面开展了素质教育改革,而素质教育对许多老教师来说还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师无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在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方式,而传统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导致班主任更加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诉求。学生对教师过于敬畏,导致班级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提高管理水平
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在重要的位置。高中生会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模仿,因此教师想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顺利展开德育,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修养。班主任需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更为热情和积极,对工作的热情是帮助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且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的种种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当下的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对教师说教十分反感,教师可在日常班级活动中多向学生寻求帮助,激发学生责任感,同时满足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
如:选出有领导能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请学生帮忙深入学生群体内部,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积极定期组织德育主题班会和研讨会,加强班级德育管理水平。再如,在班级日常活动中自然融入德育,现身说法提高班级的德育水平,也能最大化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二)优化班级氛围,加强师生沟通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班主任通常是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来树立教师威信。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严格管理的方式容易适得其反。因此,想要在高中的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关怀和足够关心,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便为德育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条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主动与父母和教师谈自己的困惑或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们不理解自己,甚至还会被严厉说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忙于工作,没有额外的精力去倾听孩子的烦恼,也没有专业的教育知识。面对孩子们成长中的问题,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其主动与教师交流,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也会更愿意与班主任交流,使班级氛围更和谐。
高中的学习任务加重,学生如果得不到足够关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沟通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有效方式。而班级德育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努力,还可以寻求家长协助,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例如,定期对学生家访,与学生平等交流,了解其实际生活状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
(三)改善管理方式
为了使高中班级的德育工作能有科学、规范的实施方法,就需要班主任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办法,从细节处进行德育,同时多开班会给学生分析讲解德育的制度,为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鼓励。教师为更好地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可对管理工作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如:建立值日班长制,按照座位或学号来轮值,由学委或其他班干部协助班长工作。值日班长负责监督记录当天纪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和配合性。再如,可以将德育学习的任务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个学生需要落实完成的内容,增强其责任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我能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促进班级气氛和谐,且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促进作用。
(四)注重家校沟通,促使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高中生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注重联系社会,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比如有意义的社会性演讲、福利院送爱心等等,这些活动对于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和拓展性,促使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有更紧密的联系,使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自身成长的矛盾期,自我意识也得到新发展。同时,高中学段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班主任需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德育,这样就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更顺利地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曹新章.高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当代教研论丛,2018(08):95.
[2]崔明.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45.
[3]杨臻.探究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