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杰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芭蕉镇芭蕉学校 563209
摘要:近些年,各项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简而言之,多媒体可以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本文拟针对多媒体与历史教学融合中的精准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初中;应用
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按照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努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的融合,开拓出新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发挥出最大价值和优势,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资源,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这突出强调了多媒体与各学科教学充分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因此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的探索刻不容缓。
多媒体能够营造情境、更加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中去。不同于书本上冗长的大段文字描述,多媒体上生动新颖的素材,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环境,迅速进入到学生的角色中,找到学习的状态。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相对而言更容易接受也更方便理解,同时也能去掉许多不必要的苍白的语言解释,使历史课堂的效率大大得到提升。比如,在讲述近代史时,完全可以到网络上寻找一些纪录片等资料,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更乐于主动去学习和探索。
此外,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意味着为教学带来了大量的资源和素材,借助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呈现出多远的课堂内容和形式,大大充实材料和素材。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和内容从网络上收集、整理和筛选一些素材和资料填补课本知识的不足、空白和局限,有效拓展知识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彩性,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体验参与学习的程度,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和储备。正确、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打造高质量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方式,是时代背景下的方向和要求,这样与传统相融合的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并将其与历史教学完美融合。教师可以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能够更加及时补救和解决。
此外,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材,都只能讲出部分重点内容,而历史长河又岂是寥寥数语就能概括的?所以填补这些空缺的重要使命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初中历史教师的肩上,使学生在对特定的学习主题的认识较为有限的时候,能够获取到大量课外的知识和素材,帮助理解和接受,拓宽知识面,积累知识,提升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
二、应用研究与探索
1、注重素材选择
这包括质与量两方面。从质上来说,不应为了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应该处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来应用,归根结底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教学,都是为了学生,不应本末倒置。同时选择资料时,不应不加辨别,只是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而选择。一定要尊重历史史实,不选择野史、戏说、影视剧等经过艺术加工的与史实不符的资料,尽量选择专题纪录片、采访等更有权威和真实性的官方资料。同时,在一些战争题材选择时,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避免选择过于血腥暴力等有刺激性的片段,关注初中阶段未成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
而在量的方面上,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不应该整节课充斥着视频资料等,应该以教学为主,不能偏离教学的主线轨迹。要注重突出重点,在适当的时候和地方插入多媒体展示,深入讲解重难点,不应该一味追求形式、外壳。因为,归根结底,无论何时何地,历史教学要追求的东西都应该是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都是为了教学和学生服务的,不应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适当融合
教学模式和手段归根结底都是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在选取上,自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加以辨别和取舍,只要是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理解的都是恰当的。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其缺陷,但是其优势也是突出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追求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做到合理吸收利用,改造升级,形成全新的有可行性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不应盲目崇拜追求,对于传统模式不应该一味唾弃抛弃,应该客观分析、辩证看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比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中提问环节等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理解表达的部分,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脉络,更加有情境带入感,融会贯通,避免形成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和死板机械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2(6).
[2]黄康权.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新课程学习.2009(4).
[3]郑良璧.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