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以剪纸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罗小城
[导读]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罗小城
        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
        摘要: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很少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美术知识。以剪纸家教学为例,如果只注重理论化的指导,缺乏实践,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不能很好地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在小学生之中传播开来。因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一,具体实践中要把学生的想象变为现实,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应用美术知识,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创新,真正透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实践措施
        在美术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对教学理念及目标进行优化,变换教学模式,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和机会,透过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想象,使学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真正地将美术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去领悟学习美术的内涵,激活他们主动创作的意识和动力。本文以剪纸这一模块的教学为例,解析培养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由简单到复杂,激活学生的实践热情
        要完成一件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创作任务,需要投入百分百的热情,要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创作,这样才能不断地迸发出更多的灵感,才能获得满足感。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剪纸艺术之前,先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这项艺术,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热情,是否期望自己能独立完成一件剪纸作品,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类型的剪纸作品。其实大多数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喜欢动手制作一些东西,能够沉浸在剪、画等各种操作型的活动中,利用这一特点,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让学生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了解剪纸的技巧,督促学生认真地学习、细致地钻研,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快速地了解剪纸中的美术知识,让学生处在乐学的氛围中。比如在授课前先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剪纸,包含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等不同类型的事物,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剪纸艺术的氛围中,让学生好奇这些剪纸是怎样制作完成的,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再组织学生进行简单剪纸的制作,提醒学生在剪纸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让学生进入到特定任务的剪纸活动中,示范如果剪出一朵简单的五瓣小花,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允许他们相互讨论,让他们在研究中了解剪纸艺术,使他们能够从简单的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激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
        二、在尝试中学习,教授给学生实践技巧
        美术创作就是要把想象中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冲击他人的视觉。

小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不懂得如何把这些创意用显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描绘出来的作品往往不能够体现他们的真实想法,这与他们缺乏创作技巧有关。在剪纸活动中,有些学生想要创作一件独特的作品,当投入满腔热情时,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步骤,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尝试中逐渐熟练地使用剪纸技巧,引导他们灵活地应用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如在剪团花时,要带领学生观察团花的纹样、形状等,探究折纸的方法,掌握正确折纸的技巧,其次指导学生掌握镂空剪纸的手法,提醒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要左右手灵活配合,做到左手推纸、右手控制剪刀,使学生掌握剪直线和曲线的方法,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做到想到、眼到、手到。在剪纸的指导中,要多提供给学生多次尝试的时间,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剪纸的技巧、手法,指引学生逐步地深入学习,使他们慢慢领悟剪纸的韵味,为他们完成高质量的剪纸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练习中启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心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而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对需求人才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因而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要借助学生爱联想、爱幻想的特点,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地创新,促使他们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保护他们的创新欲望,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剪纸教学中要借助练习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品质,让他们将剪纸艺术很好地传承下去。譬如为改变部分学生只会临摹而不会独立创作的局面,设置了有梯度的实践任务,第一类是保留造型,自主添加装饰的花纹,第二类是造型不变,变换对称的方式,第三类是保留造型,变更花纹的样式,第四类是变换造型、花纹、对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去选择相应的任务,使学生逐步进入到自主创新的状态,逐步提升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掌握多种变换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迁移运用与联想创作能力,使得他们创新能力逐渐地趋于成熟化。当启发学生打开了创作空间之后,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实物进行联想和再创作,用剪纸的方式来描绘生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真正地将剪纸艺术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他们对这一传统艺术产生浓烈的喜爱之情。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释放天性,肯定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鼓励他们用美术知识去描绘想象中的世界,借助实践的空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他们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灵活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美术学习氛围中扩大视野,促使他们很好地领悟美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昕.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剪纸教学策略[J].家长,2020(03).
        [2]靖丽娟.关于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
        [3]陈美英.小学美术教学中剪纸的运用[J].家长,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