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扎堆
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854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根据相关的部门针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也对学生的体育课做出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改革策略,同时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生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制,提高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要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高中生的中心集中在课本学习上面,对于身体的锻炼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高中生要想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保证身体的高素质。因此高中学校应该注重对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培养出坚实的体魄。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新”常态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每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一个项目,先是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掌握基本的动作和注意事项,再由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1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①基本含义。项目教学法即跨专业课程,“项目”是教学形式,一个“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以使学生养成用完整的思路解决问题的习惯。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一个项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实施、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做出恰当的指导,严格遵循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顺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传统的教师直接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体的局面,而以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②特点。第一课堂效率高。在项目教学法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体育课堂,教师全程指导,学生专注于项目的完成,分工明析,提升了课堂效率。第二教学效果明显。项目教学法在短时间、小空间的范围内进行,见效快。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从原理入手,再将原理运用到项目的分析、工艺的定制上,最后还要将成果与理论相比照,确保二者的统一性。第四目标指向性强。对于学生来说,项目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从简单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对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校方面,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建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办学思想的深刻性,推动学校课程体系整体完善。
2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的“新”常态的策略探究
2.1在体育“新”常态背景下,选择高中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高中生在长时间的课业学习中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除了对高中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之外,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帮助。高中生处在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心中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因此选择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对促进高中生进行体育运动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体育运动中教师不仅要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游戏教学中要不断引导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心理障碍。锻炼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游戏规则都可以轻松应对,不把情绪带到游戏中来,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对于学生的精神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以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态来面对。在游戏过程中又帮助学生克服游戏中的困难,锻炼学生的毅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例如,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游戏中的心理倾向。观察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草草放弃。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进退两难时,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给学生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这样学生在胜利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并且在心理有一个强大的理念,在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轻易地说放弃,帮助学生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2增大师资力量投入,改进教学设施
高中学校应该深刻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选拔标准,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让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从而对高中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高中体育教学,需要依靠充足的师资配备才能展开。如今很多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其学习的专业并不是体育,在从教之前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所以这些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就会呈现出经验缺乏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体育锻炼上的误导。基于此,高中学校应该优化体育教师的选拔机制,聘请更加优秀的体育教师。同时,针对高中体育器材的现状,高中学校也需要完善体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进行管理。当体育器材和场地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2.3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运用项目教学法构建高中体育的高效课堂可以改变单一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来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展开对项目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有些体育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而不是单打独斗,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主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2.4在体育“新”常态背景下,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在高中体育课上,教师需要结合当前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形式,与模块教学有关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内容,积极主动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效果,还可以使教师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校园设施,现有教师人数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相一致的模块化教学计划。而且还需要每学期在校内安排安排的主要活动,在模块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效地预留运动课程的实践,从而可以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不调整模块教学进度并按时进行。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校园内部使用的最佳时间和最佳的环境下,根据教学效果默认进行知识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的高中体育运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配合,体育运动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帮助高中生来释放压力。“新”常态的体育运动打破了传统体育运动的局面,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双管齐下。体育运动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为以后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不会轻易地说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锻炼身体。体育游戏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让学生在游戏中养成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伟文.中考体育项目之800m、1000m成绩波动因素分析——以韶关市第九中学为例 [J]. 体育师友,2019(02).
[2] 谢 战 德 . 提 高 高 中 体 育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策 略 探 讨 [J]. 当 代 体 育 科技,2020,10(15):101,103.
[3]周忠意.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8(12):65-66.
[4]王爱民.全方位德育视阈中的高校体育教学[J].科技资讯,2018,16(26):176,178.
[5]王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优势分析及优化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