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卫娜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中心小学 715113
摘要: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教学思维,构建灵活的音乐课堂。尤其是在进行曲目赏析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歌曲,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音乐学习,使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运用情境创设、活动组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提问等手段,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乐曲,同时促进学生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发展,逐步地养成核心素养。同时也在教师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1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不先进
目前,虽然小学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被动的音乐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先进。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意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让思想紧追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把新形式、新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在我国教育理念中,功利性是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也将升学率作为评判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没有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认识到功利性教学理念的危害性,并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是知识的传播者,身上肩负着教育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要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2教育形式不新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制订教育目标时,学校应该采取新颖的形式,将教育目标设置得富有趣味性。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制订的教育目标比较刻板,缺乏趣味性,也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目标,导致教育目标没有现实意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多少与预定目标不相符。其实,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只有设定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想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育形式。
2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2.1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构建的过程,它的形成具有连续性特点。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唱歌是音乐艺术中最受孩子喜爱,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的艺术形式,对音乐感兴趣,是小学生的共性,每每进入课堂,迎接音乐老师的往往是学生的欢呼雀跃。
但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重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学习过程就显得索然无味,甚至形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可见,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自觉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精心创设的音乐情境,充沛的教学热情,生动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歌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实践活动之中,生成富有音乐味儿的、灵动的音乐课堂。
比如在《木瓜恰恰恰》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习前可以先通过欢快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歌词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曲中的节奏和歌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音乐的把控,在演唱时要准确掌握节奏。还可以让学生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在听到这首歌曲时是怎样的心情,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感知力,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来把握课堂的节奏,维护课堂的秩序。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结合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展开想象,让学生与歌曲之间的融合度更高,从而用心感受歌曲。
2.2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要增强音乐体验,关注审美感知
体验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音乐探索的权利。体验包含音乐角色体验,音乐情感体验,音乐元素体验,音乐游戏体验等,它必须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之上,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融入个体的判断和思考。有效的音乐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理解和表达作品,并获得美的熏陶与感染,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比如在《小星星变奏曲》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在课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晚上观察天上的星星,并且思考星星像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星星都像什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来设计舞蹈动作,引导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跳舞,从而形成不同的记忆点,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音乐体验,并且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来感受不同节点下的音乐。在进行乐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行找出这首歌中的主旋律,然后绘制出旋律曲线,让学生根据曲线来形象地感受到音乐节奏起伏的变化。在这种教学设计下,让学生通过编舞的动作,来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节点下表达的情感。再根据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掌握歌曲的唱法、节奏以及韵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以实现音乐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综合性的过程,这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音乐教师的学科素养能否适应当今音乐教育改革提出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褚维维.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4):128~129.
[2]孟斐.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7,37(21):206.
[3]文蕾,陈文丽.如何利用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音乐教育[J].读与写,2018,40(2):167~1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