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贾红莉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到各种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贾红莉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实验小学    713500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到各种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以强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进步。本文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自制教具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体育;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器材在开展体育课内外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发挥教学优势,不要一味地循规蹈矩,应该灵活变通,为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极大的空间。“自制体育器材”,顾名思义,简单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和创造新的体育器材。在制作体育器材过程中,需要师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实用功能。
        一、利用“自制器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价值
        (一)自制体育教具,弥补体育器材不足
        体育器材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载体。随着体育课程越来越重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问题日渐突出,学校配备体育器材种类偏少,数量缺乏。无器材课堂减弱了学生学练的欲望,冲淡学生对体育练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收集生活中可二次利用的杂物与学生共同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二)提升教学趣味,保证小学生的锻炼效果
        简易体育器材的应用,组织快捷、运动方便,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学体育课的活动种类和数量。尤其是自制体器材的应用,还能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小学生的锻炼效果。
        (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创造奇迹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会有学习欲望,虽然年纪小,但也不缺丰富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合作制作中可以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动手,制作出独具风格的体育器材。在课中,教师出示废弃奶粉罐、易拉罐、麻绳、PVC管、纸、横幅等不同物品,学生分组领取物品,进行合理的装饰,巧妙地设计出实用的辅助器材。制作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团队荣誉感高,制作的器材别具风格。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关系和谐发展,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二、利用自制器材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
        生活中会产生废旧物品,学生可将其利用起来,制作成体育教具,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废旧物品的价值。因此,在制作小学体育教具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废旧物品利用起来。


        例如,空矿泉水瓶可以用于制作沙瓶。教师可以将沙子装在矿泉水瓶中,让学生利用沙瓶进行各种练习。在负重练习中,沙瓶可以取代哑铃,使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动作,也可以将其用于摆臂练习,提高学生的摆臂幅度,加大摆臂的力量。沙瓶还可代替保龄球,将其摆放好,设置好距离,让学生分组进行保龄球游戏。又如,废旧的羽毛球拍也有很多用途,可以制作成不同的教具,用于辅助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将羽毛球拍的圆形框架利用起来,用塑料绳子将其编制成球网,这样就能让学生进行一抛一接的皮球练习。教师还可以让每两名学生一组,互抛互接皮球,以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判断力。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才能制作出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具,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开发同一教具的不同功能
        每一种体育教具都可以有多种用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具的一种功能,而应将自制教具的不同功能开发出来,提高教具的利用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利用纸板制作不同大小的箱子,保证箱子的牢固性,将纸箱作为跳箱来使用。跳箱不仅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跳高训练,还可以辅助学生完成其他训练,或者将其作为游戏道具来使用。教师可以将跳箱横放或者竖放,让学生进行接力跑,跳箱则用于对起点和终点进行标记。教师也可让学生利用跳箱完成团队夺岛的游戏,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全部站在跳箱上,不能掉下来,先夺得跳箱的组为获胜组。这个游戏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抬伤员演习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将跳箱利用起来,每三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其中的一名学生扮演受伤人员,坐在跳箱上或者平躺在跳箱上,由小组另外两名学生将跳箱抬着走,保持两者的步伐一致,不能让“受伤”的学生掉下来,直到将其护送到指定的安全地点,用时最短、配合最好的一组为获胜组。将自制教具的不同功能充分开发出来,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自制教具的利用价值。
        (三)改进现有的体育器材
        现代小学生普遍缺乏锻炼,所以许多学生会对体育训练产生畏惧感,在体育训练中也表现得十分被动。还有一个原因是,体育器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符,导致学生无法驾驭这些器材,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
        改进,使学生能在体育训练中更加轻松地获得成功,以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例如,在跳高训练中,教师可以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将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这样,既使学生在跳高过程中压到橡皮筋上也不会受伤,还能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加大胆。在学生的跳高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后,教师再将橡皮筋更换成软木棍。当学生能突破软木棍这个障碍以后,教师再采用正常的木棍教学,则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跳高技能。由此可见,自制教具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获得更高效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共同制作多样化的体育器材,课程要紧跟学生的经验和实际体验,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立足于健康,着眼于全面,致力于锻炼,融汇于快乐,引领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利用好身边现有资源,弥补体育器材不足或现有器材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努力开发的课程,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曾海.小学自制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7(2):54.
[2]苏晶.浅谈自制体育器材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J].新课程:小学,2014(8):221.
[3]宋克林,周秀方.自制体育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