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 ,四川 成都 611380
摘要:在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中明确了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科学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从而达到德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层面上来说,专业知识的获取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在学校应该养成良好的人格,帮助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坚持正确的道路。体育课和高考科目的学习有明显的差别,以学生课堂体育锻炼为基石,不断渗透励志教育,在学生的品质培养方面,其仍然能够发挥不俗的作用。在德育的教育方面,励志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能够使他们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遭受到挫折的时候,能够有效地疏解心理压力,始终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本文主要着眼于体育课堂,探讨在高中的体育课堂之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励志,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五育并举;体育课堂;渗透;励志教育
当下社会压力不断地加重,学生即使还在校园之内都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除了繁重的学业,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在对高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之中,如果只一味地强调其必须进行知识的吸收,而不进行品质上的培养,难免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崩溃的心理,最后适得其反;或者是虽然学生能够取得很好的文化素养,但是在行为上缺乏必要的引导,最终导致学生走上歧途。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之中,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对高中生进行励志教育的渗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一 、营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
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不完全相同的,品德教育并不要求学生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遵守社会和道德的规则,保持自身身体和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在体育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首先,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在一个优质的品德环境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不断地对励志精神进行强调,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培养自身品德的意识,树立一个坚强勇敢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要将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之上。在高中的体育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利用室内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观看一些励志类的视频或者给学生讲解一下真实的励志故事,通过影视作品和实例对学生进行感化。例如,在室内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下“当幸福来敲门”“风雨哈佛路”等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之中寻找励志的元素,鼓励学生在生活的苦难之中继续走下去。通过电影、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到励志精神。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会根据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的表现,建设自身为人做事的准则,从而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在体育课堂之上,应该为学生们做出榜样。例如,在进行长跑或者是其他对耐力有很大考验的体育项目之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进行训练,以自身的行动来激励学生坚持下来,并且对企图放弃的学生进行言语上的鼓舞。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多,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体育课程才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体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锻炼体魄,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另一方面,高中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拉锯战,通过励志教育,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坚持下长时间的学习[[]]。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要以自己的行为去感化身边的教师,让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激励,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在教师之间进行辗转的时候,能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
三、通过团队合作激发学生励志情绪
体育课堂应做到多元化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以团队练习为主,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凝聚力,团队成员之中能够互相激励,往往一个积极的人能够带领整个团队成员[[]]。首先,教师要利用团队合作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许多体育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协作,在团队的协作之中,队员能够轻松地受到其他队员的感染。为了让自身能够融入到团队之中,积极地参加团队的活动。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内部的成员相互帮助着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实际过程之中,不停地对彼此进行鼓励。同伴之间的励志教育,能够让学生很快忘记学习的疲惫,只想要尽快地跟上同学的节奏[[]]。小组训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对抗赛。通过对抗赛,让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之中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定的挑战,在激发学生的竞争欲的同时,让他们能够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中负面的因素有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教师还可以以团队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压力较大,并且不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需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心理状态的矫正。例如,教师在体育训练的时候,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对一的帮扶。让那些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求助的学生也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通过一对一的帮助,让其心理状态得到弥补,从而得到激励。
结语:
励志教育是会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通过励志教育,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面对人生的态度,坚持自己设立的目标,始终朝着预定的坚定方向前进。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品德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之中自觉地对自身的品质进行修炼。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养成乐观的心理状态。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同学之间的感染能力,让学生之间也形成互帮互助的习惯,通过同伴的陪伴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协助之中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让学生最终能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艳.关于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思考[J].营销界,2019(13):161.
[2]李慕.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458(05):174-176.
[3]郭光荣.激发学生兴趣,享受快乐体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效率[J].中华少年,2015(31):148.
[4]张梦圆.德能并举,知行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江西教育,2019,1061(03):34.
[5]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策略[J].学周刊,2016,284(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