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孙雯
[导读]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有益尝试,

        孙雯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有益尝试,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常见图式,结合实际分析其应用于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辅以教学实例对其实际应用进行说明,并对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实际应用时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思维导图 技工院校 英语可行性 实践反思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入,各类企业对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为适应这一需求,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将繁杂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难点,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面对英语语法这种复杂枯燥、与过往知识储备差异明显的知识,兴趣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新事物,而且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工具,能够吸引学生关注。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怎么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英语语法,能够引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另外,思维导图注重学生自主创作,老师引导学生绘制自己知识架构的思维导图,也能让语法学习充满挑战。通过将语法学习与思维导图结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加强理解记忆
        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严密的逻辑。每一张思维导图犹如一棵树,从中心到四周发散,但是又充满层次,有主有次,有重点与一般。思维导图的每个部分之间,都有树干相连,有着强的关联性。思维导图强的可视化效果,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知识的逻辑关系,通过知识关联和联想轻松记忆。将知识记忆转变为逻辑梳理,通过知识关联,能够让记忆变得轻松。通过逻辑来记忆,不同于死记硬背,也能让记忆更长久。
        3、培养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不是一幅观赏的画,而是每位同学自主创作的画作。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语法主要分类作为主干内容,使用该语法的词汇、词句作为枝干内容填充。这个过程包含了归纳和演绎,特殊和一般的总结、发散。学生在绘制、修改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形成逻辑思维,从单一的线性思考丰富为有逻辑的网状思考。
        二、实践研究
        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单元和课文是相对独立的,并且都有主题和中心词,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或者课文的中心词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展开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对中心词进行拓展和延伸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单元主题,在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主题词为“travel”,教师就可以将“travel”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词,融合weather、place、luggage、tour type、traffic等词汇,逐层向下拓展学习。如从weather延伸出report、sunny、windy、cloudy、rainy、foggy、snowy等词汇;place延伸出desert、grassland;luggage延伸出backpack、sunhat、sunscreen、walking stick;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树状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词汇的同时,复习旧词汇,调动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从更加直观化的思维导图中汇总出每个单元的词汇,并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及时弥补在词汇学习中的不足,这样原本比较复杂和凌乱的英语词汇学习就可以更加清晰和系统,消除了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抵触情绪,循序渐进的积累了词汇,增加了技工院校学生的词汇量。

或者教师也可以转化主题词,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汇总和分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将“season”作为主题词,然后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出发,层层递进发散出与天气有关的形容词warm、hot、cool;以及衣服sweater、jacket、shirt等词汇,让学生能够在梳理单元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有完整的词汇学习体系。
        三、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授课效果
        思维导图包含多种形式、工具,在运用之前,老师首先要把使用方法交给学生。在教授方法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理论只有实践后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在掌握方法后,安排学生在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在预习的过程,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如在学习Unit 3 English Study时,要学习语法中的构词法。其实在学生过去学习的词汇中,已经学习过不同构词法构成的词汇,只是还没有学习其中的构词逻辑。在预习时,让同学把已学词汇中相似的词找五组,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分类,做成简单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思考和对比分析,能够发现相似词构成的相同与不同,为课上老师引出合成、派生和转化法的定义打下基础。在老师讲解后,能够将自己预习时找到的词进行归类,并对自己的分类进行纠偏。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预习时的思维导图,形成关于三种构词法及其原理、代表性词汇的完整思维导图。
        四、自主预习,打下输出基础
        在口语学习中提前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好两方面的预习技能,并逐步转化为一种习惯。一是单元整体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用自己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汇总,清楚的知道本单元我会学到什么,需要我提前准备哪些基础知识才能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有话可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才能在实际教学阶段有效训练。
        二是在预习了本单元的基础上,再具体到本节课的预习上,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做好课前导入,学生依据自己做好的整体单元学习思维导图,再进行具体的预习,将范围縮小到一个具体的环节,知道这一小节课自己需要有哪些具体的知识储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前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使用相应的策略来完成口语训练。
        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起着工具的作用,作为连接各个知识点的工具,将“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相连接,学生在第一时间对整体知识产生印象,又在具体课程中能做出相应策略,不仅节约时间达到了学习目的,还能够在长期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语篇重建,提高记忆效率
        语篇重建是英语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课文中的单词、语境、话题的重新构建,搭建自己的学习网络,在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只是提供语境和话题,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这篇课文进行口语训练掌握基本知识,在口语交际中,一切对话不可能按照教材上的剧情来进行,因此口语的学习是基于教材但高于教材的。语篇重建就在此过程中,利用学到的知识,对语境、话题进行重新构建,这种基于教材但超脱于教材的方法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语篇重建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来搭建语境和情景,能够使这个过程更加快速高效。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提起学生积极性。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由浅至深的教导。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善于打破常规思维,创新式教学能更好地迎合当代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春宁.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 :102.
         [2]蓝茜.浅析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6) :251+256.作者简介:孙雯  1983.01  女 汉族 江苏省盐城市  研究生  讲师  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