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鹏 吴勇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200
摘要:识字是语文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只有能够很好的识字才能够很好的学习语文这门科目。因而小学阶段最好首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识字,再灵活的进行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是没有什么认知观念的,都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保持热爱,因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只有真正的感兴趣了,学生才能够学好它,继而学好语文,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见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呢?我会从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以及运用来展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识字是学好语文,做好阅读理解的敲门砖。只有识字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得心应手。识字不仅仅可以影响语文学习的发展,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达到很广阔的状态下,继而能够很好的学习语文,并且提高自身的修养。因而教会学生识字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重大任务。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低年级的学生能认识的字都普遍不多,很多字都不认识。这是因为学生本来对识字就不感兴趣,并且学习方式也不对。这就很难以让学生学会很多的字。那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深层次激发识字兴趣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只有学生对识字真正的感兴趣了,才能够很好的进行识字。倘若学生对识字一点兴趣也没有,那自然识字也很难。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识字的兴趣很取决于语文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语文的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可以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继而能够更好的开展语文课,提升学生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办法来教会学生识字,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识字。比如说,我们在学一个字体时,我会让学生先对字进行拆解,明白这个字的偏傍部首,继而去认识这个字,记住这个字。也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采用动作笔划的方式,让学生在这种游戏环境下,能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在边玩边学中学好我们的语言文字。在这种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识字的好习惯,并且能够自行的认字。
二、多途径指导识字方法
还有另一点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识字方法。学生没有很好的识字方法也很难对文字进行识别,更难记住它,使用它。因此,我们不仅要运用好课本让学生很好的识字还要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字。多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众所周知,世间万物都在千变万化,包括我们的识字也是一样,因而我们也要随时提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有效性。比如说,在教学生识字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试着去识字,如果还是有困难,我会给予学生一种唱歌的方式,让学生把汉字给唱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并且经常性的唱这句词,就能够很好的学习这个汉字,并形成一个很久的记忆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只要有了更多的学习识字的方法,对于识字也就不那么的困难,学觉得容易很多,因而我们要多利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全方位拓宽识字渠道
识字的渠道少了,学生识字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就低了,对于汉字的学习量也随之减少。因而我们要利用一切途径来让学生识字,学习中国的汉字。作为教师,我会在结合使用课本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识字。如果每节课都是依照课本来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难免会变低,结合多媒体的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这种模式下更好的学习汉字。低段学生对于技术类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对一个汉字进行动画的拆分,学生也就能更好的对汉字进行理解,从而更好的识字。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手机打字和别人聊天,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这种方式能够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也能够更好的识字。我也会让学生每周自行识字,在每周上课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汉字进行巩固,并且学习到新的汉字,日积月累,学生的识字能力也越来越强,能认识的字也会越来越多。从而识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阶段,我们也要利用好低年级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对识字保持一定的兴趣。在一定兴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强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以上我们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指导学生不同的识字放大以及拓宽识字的渠道来进行分析的,这些都能够体现学生识字的有效性。低年级的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广阔,语文理解能力也就越强,从而语文成绩也能够更好,对于生活得理解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厉敬发.浅谈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 (6).
(2]王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1.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