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晏川
[导读]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

        晏川
        河北省保定市东良小学   07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本文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融合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培养与交流、对教师创新运用信息技术给予鼓励与支持;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信息技术的自我学习和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学,相互融合
        
        信息技术在小学堂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动力,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打造高效的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不断融合,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1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要给予重视和支持
        1.1不断加强教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设决定其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与学校的教学体制、管理体制关系密切。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合理引导,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应用促提高,不断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全面了解全校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家底”,对现有设备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配置完备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不断强化设备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生命周期,同时做好新上设备、新建设施的质量验收,避免因设备质量、人为因素等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而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效果。
        1.2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意识,按照教师的年龄层次、学科结构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加大实用性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教师内部的学习与交流,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支持教师之间借鉴合作,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提升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1.3不断加强教学信息化的服务支持
        教师是教学信息化中最为积极的因素,阻碍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认为,把课讲好了,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信息化与否不是特别重要。

因此,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建立积极的应用导向,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将教学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使教师认识到参与教学的创新是有收获的,使教师愿意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授课,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既保障了教师的权益,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做到自我革新
        2.1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自我学习和运用
        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重要,切实做到思想上有触动,教学上有行动,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教育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硬件管理与维护等讲座和培训,主动自学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参与远程互动教学、同步教学等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不断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自觉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对课堂教学进行信息化设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所讲授的知识点汇总串联,编辑制作成表格、树形图等表达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2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课堂教学设计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生动形象、清晰直观的优势,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一段视频或动画,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讲授新课时,通过设计小动画等,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老师讲的更清楚,学生在感官上对知识有了直观认识,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归纳小结时,利用特效将本节课内容分类归于一张画面,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收获知识并牢记于心。
        2.3不断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单单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要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交流,整合各方力量为我所用。充分利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与相同学科教师交流应用信息技术的心得与感受,学习借鉴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与相同班级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特点共同探讨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及时调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结束语
        小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有助于小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抽象理论、更加具体的领悟复杂原理,同时通过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小学生探究未知奥秘的兴趣、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教学信息化的理念认识,不断提高教学信息化的技术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田玉芹.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化以及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0(24).
        [2]赵文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11).
        [3]许双双.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践[J].科学咨询,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