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徐冠
[导读] 对于素质教育而言,通过应用项目式学习方式

        徐冠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  321000
        摘要:对于素质教育而言,通过应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学创新的基本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传统单一方法有着显著优势。在信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高中信息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教学活动满足课程的基本特色,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基本能力。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大量的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设计和应用,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鉴于此,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实践问题与处理方法
        一、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的意义
        1、可以合理选择项目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更高效地落实项目教学,教师需要了解高中生的特点和他们现有的认知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项目内容。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更注重主门学科的学习,对于所谓的偏科,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选择符合他们学习兴趣的项目。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摆脱了教材的侄桔。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重新为学生设计他们感兴趣的任务和项目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完成一个个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投入项目学习,逐渐产生对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兴趣。
        2、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分组,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师肯定会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个合理的标准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特点来确定,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项目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与组内同学配合和合作,会更积极地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与其他同学展开更高效的互动,有效增强合作的能力。而且,项目学习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项目教学中设置比赛的机制,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与同伴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为小组争光,有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合作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能力
        项目教学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后,大部分时间学生和同伴都要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另外,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自然会和其他同学畅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相互分享的过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问题与处理方法
        1、选题阶段遇到的问题
        由于习惯了早期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后,将整个课堂全部交给了学生自己,导致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选题。部分学生对选题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进行主题确定。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当组织全班学生针对选题展开探究。同时在备课的时候,也会依靠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可能有兴趣的问题,以此作为备选。另外,还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想一想对于近期社会中出现的现象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之后再让其充分利用技术,对这些重要问题予以详细研究。
        2、方案设计阶段遇到的问题
        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其重点部分就是安排学生分工协作。通过应用数字化工具,设计一个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在这一阶段之中,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具体方案需要怎么写,为什么需要如此写。方案研究工作本身是对项目学习开展的重要引导,能够将研究者的思考模式全部展现出来,同时也是后期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规划。因此,整体重要性非常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范例指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把握方案编写的重点,分别是对象、方法和过程。其中对象是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方法是具体需要应用怎样的方式,为了保证效果,应当获取哪些信息;而过程则是对时间和成员进行分配。
        除此之外,讨论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大家通过相互交流之后,能够从其他小组中获得更多想法和灵感,同时也能为他人的方案提供见解。必要时,还能够依靠开题报告的形式,对整个研究项目进一步规范,确保方案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3、项目实施阶段遇到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项目的实施过程一直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中心人物,各个小组应当依靠合作的方式,自主感知,经过民时间思考之后,制定报告。无论采用哪种探究模式,都需要完成问题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采用了控制式探究形式,会对学生的自由带来严重限制,而如果应用的是表演式探究,则会导致自由虚假化。所以,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类和整理,逐步完成问题处理。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出思考的时间,不要立刻予以解答,而需要通过资料引导,让学生自主调查和利用,完成问题处理。
        在这一过程之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也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方案无法按照原本设计形式展开的情况。毕竟项目学习的一大特色就是问题的生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大量新问题产生,自身想法也会变得更为完善。所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深入讨论,对方案持续修正,促使项目实现优化迭代。
        4、项目展示阶段遇到的问题
        在对项目进行展示和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各类资料进行展示,具体形式可以是论文、报告和记录,同样也可以是演讲或者作品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自然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可以将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评估时,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参与状况、实践效果以及能力提高等部分,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过程部分。而互评和自评的主体是学生自身,大家通过自己的实际想法,对他人的作品提出意见。通过全面结合之后,最终评估的效果自然会更具合理性。
        三、结语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锻炼高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使高中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获得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真正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飞.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32(32):30-31.
[2]王萍.项目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8,(4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