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文云云
[导读]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文云云
        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 435300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深入认识知识本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广大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积极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实验水平的培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引言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生物理论知识的教授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要重视生物的实验教学。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深入使用生物知识。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
        1高中生物实验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硬件设施比较陈旧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这就使得很多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验的辅助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因此,实验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的高中院校,为了节约成本,不仅相关的生物实验设备不够完善,而且也未能紧随新课改的要求对已有的实验设施进行有效的更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中生物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从而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
        1.2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有诸多教师尚未充分理解生物实验重要性,导致其占总体课时少、实践教学质量差。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而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爱好,导致学生认为生物学习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还有些教师错误认为生物实验缺少必要性,会耗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甚至有可能引发实验危险,导致生物实验很少开展,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感受生物学习乐趣。
        1.3演示性实验方式仍然存在
        目前,大部分的高中院校由于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有限等其它原因,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演示教学的方式。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一教学方法下虽然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却使高中生丧失了自我动手完成实验的机会,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用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进而使相关课程的设置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2生物实验教学提升策略
        2.1优化实验条件,完善实验设施
        学生实验技能的发展以及实验兴趣的养成都是需要循序渐进地积累,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实验条件,完善实验设施,给学生创造更多观察实验现象、使用实验仪器、思考实验内容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和乐趣,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完善实验设施也会给实验教学创造条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设施的优化完善,带领学生探索发现总结生物知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水平。例如,在“提取分离色素”实验时,课上准备了菠菜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过后有的学生就提出是否可以用其他蔬菜代替菠菜完成实验,比如芹菜、萝卜等等,老师表扬了这些大胆质疑的学生,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实验,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存在一些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探究实验,包括实验材料难以获取等等,这个时候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创新,培养学生钻研进取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如,自由组合定理和分离定律的发现都归功于孟德尔实验材料的选择,豌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位置的发现正是因为摩尔选择的实验材料是果蝇。由此可见,实验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结果的成败,因此,我们老师要敢于创新,不要拘泥于传统,要具备探究精神,不断改进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效率。此外,我们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创新实验材料和实验设施,改进实验步骤,提高生物实验的质量水平。
        2.2现代手段辅助,提高实验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还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为此,广大老师要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让实验教学换发更多魅力。首先,课前老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发现不了的抽象知识点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实验操作步骤更加清晰,提高实验质量。其次,课件可以作为课前导学资料分享给全班同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时间观看,提前预习下节课的知识点,标记处难点和重点内容,为课上实验操作打好基础。课后,学生可以再次反复观看视频,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老师课前搜集到一段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生长素的视频片段,课前学生观看熟悉知识内容,课上学生边思考变观看,课下回顾视频内容,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上,老师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运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达到发展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效果。
        2.3多样化演示实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异军突起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设备被运用于教学中,这也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而相关的高中生物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产物,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查找并播放相关的生物实验演示,从而使学生可以对实验本身有一个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认识与体会。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获得更佳的实验效果,就要打破传统实验模式的束缚,让固定的实验形式变得更加开放,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帮着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筱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26).
[2]李鑫.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06).
[3]赵丹.试分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