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中年级段阅读教学中培养聋生思维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江明玉
[导读] 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聋生的文本阅读有效性较低,
        江明玉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启聪学校   526020
        摘要: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聋生的文本阅读有效性较低,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课文思想情感体验不准确等都降低了阅读的效率。因此,阅读教学肩负重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聋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能,调动多感官参与文本阅读,培养聋生思维能力,从而大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聋校;中年级段;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熟练应用文字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它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和语文综合能力。
        一、影响中年级段聋生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
        1、语言水平发展有限制约阅读能力发展
        聋生由于听力不同程度受损,导致听力有障碍,只能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一一手语交流。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无法靠听去感知语音,所以他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基本都是靠辨认口型辅助手语来完成。而社会上会手语的人不多,导致聋生与人交流空间受限,恶性循环使他们手语水平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聋生识字量少,使得他们对阅读兴趣不高,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进而聋生阅读水平较低,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2、语文教学受限制约阅读能力发展
        聋校的语文老师群体相对来说手语能力较强,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阅读课的教学,由于手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加上文法手语和聋人手语之间的差异,导致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不顺畅,师生双方对语言理解偏差较大,制约了聋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大部分的教师没有真正把聋生放在课堂正中央,忽视了聋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教学方法相对普校来说较为落后,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
        3、视觉媒体诱惑制约阅读能力发展
        对于聋生而言,文字阅读远没有视觉媒体有吸引力。现在以手机、电视为主的视觉媒体,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占据了学生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视觉媒体能使他们开阔视野,使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聋生对视觉媒体的艳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画面、没有文字等产生了依赖,对文字阅读产生了隋性,严重影响聋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聋校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聋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发展语言思维
        在聋生阅读的过程中,兴趣是其阅读的助推力。因此,在聋校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爱上读书。
        在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聋生表达能力差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让聋生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所要讲述的内容。

尽管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害羞等原因,只是单纯的背诵故事,缺少个人情感,但是经过几次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讲故事技巧,自然会放松自己的情绪,能够流畅的表达掌握,或者借助动作来辅助故事的讲解。通过讲故事比赛,不仅能够帮助聋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乡》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整体的学习了文章,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绘画出自己眼中的家乡,并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此时学生充满了热情,积极的绘制自己眼中家乡的模样,并积极地参与讲故事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学,不光能够帮助聋生掌握教材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2、加强基础知识,发散语文思维
        扩充知识储备是学生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根基所在,也是破除阅读瓶颈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给他们讲授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整合文本中的知识要点,加强字、词、句、语法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荷花》一文中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然后着重解决生字、生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通过讲授生字、生词的读音、含义、用法,要求学生遣词造句,夯实学生的基本功,为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知识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围绕学生的阅读弱点,展开全面的、系统的方法教学,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清脉络、概括信息、应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寻解决阅读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题目,想象文章的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细读文本的每个自然段,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逐层挖掘文本的信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训练能力,发展想像,培养思维。
        3、引导阅读方法,促进抽象思维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聋生在有了阅读的兴趣后,就会自主地去读书,增强对文章的记忆,积累更多的词汇、语句。所以,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将抽象的语言表达转化为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文字,进而提升聋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增强对学生口语的锻炼。在聋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向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趣闻轶事,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促进聋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精彩情节,教师可以重复为学生复述内容,或者让学生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忆。最后,帮助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聋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过少,对于阅读资源的选择不够合理,很难长久的保持兴趣进行阅读,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帮助聋生养成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聋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聋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间题。聋生经常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不多,很难增长知识和经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从这些聋生刚入学时,一点一点的引导聋生参与阅读,组织精彩的阅读活动,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帮助聋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爱上阅读,最终提升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华.谈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7,(25):47.
[2]周松.如何培养聋生的语文基本素养[J].中外交流,2017,(52):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