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 郏广剑
[导读]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和智力不同而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的教育理念。
       
        郏广剑
        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第一初级中学   463800
        摘 要: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和智力不同而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的教育理念。当前各大中小学校推行实施的教育模式仍是以班级授课模式为主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学生由于先天的智力、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学生个人特质差异越来越大,故差异化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对初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展开研究,基于差异化教学的意义,提出初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差异化教学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得到大力提倡,强调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然而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由于先天的智力、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但同时每个学生都具备着学习的潜能,于是差异化的教学理念顺势而生。
        数学是培养一个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间接的影响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学的开展多以教材为主,通过讲解来理解概念、提问来解决疑惑、作业来加强知识点巩固。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单一的方式难以保证课堂上的学生都适用,现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应该关注到全体学生,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而差异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通过结合学生的优缺点、长短处进行针对性教学,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这对于学生整体获得学习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法,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吸纳接收能力,这样直接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怀疑。而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优生和学困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来,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质的教育。
        (二)提升整體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差异化教学可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比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多是指点和提醒,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耐性和引导,给比较内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这样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整体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升。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目前来看,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一致,同时存在学优生与学困生,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很可能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初中数学整个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整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个性化差异
        初中生由于先天的智力、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实施差异化教学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学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数学基础测试,并且从学生作业、上课集中度、提问回答等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对学生进退步情况、性格特点与爱好等,教师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便差异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教学目标三级化
        课堂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必须要体现差异化。首先,设定基础性教学目标,基础性教学目标是每个学生最起码都要达到的下限目标,包含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也是课程标准中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设定专业持续发展性教学目标,该目标根据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深度,针对性的开展,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进行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认知。再次,设定超越性目标,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超越性目标,也是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教学目标三级化让教师已目标导向为结果,避免因为教学目标一致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分级,优化了课程安排。
        (三)进行层次性施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的的分层是数学差异化教学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评阅,教师可以掌握不同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方面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或群体,教师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生的教学,并为不同的群体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发挥其团队作用,互相帮助,保持整体朝着制定的教学方向发展。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提高。例如,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小组,并选择对应负责人,第一组属于基础良好,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第二组属于基础差,但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学生;第三组属于基础和实践能力都很差的学生。教师教学指导中,对于第一组采用创新教学,竞争性评价为主;对于第二组采用一般教学,激励性评价为主;对于第三组采用强化教学,鼓励性评价为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差异化教学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与领悟,只有兼顾每个学生的知识吸收与消化情况,才能实现初中教学的整体提升。只有如此,差异化教学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兼顾到每个学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本文系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SCXKT2020—087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