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云
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省单县 274300
摘要:说起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相互融合,有人会问:这不是两个领域的问题吗?二者又是怎么样从相互并行到相互交叉并找到最佳融合点的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想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行政工作经验,分别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及二者的相互融合上谈一谈这个话题,想以这几个论据分别展开后,再相互融合在一起,找到二者的最佳融合点,从而聚焦论点,让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工作与党建工作在新时代融合新思想,在最佳融合中形成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事业中的新亮点。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创新;党建;融合
1.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的新机遇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教育强国的历史责任,应以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努力让自己任教的大学能够成为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国立场的历史使命,办成具有独特教学特色的优秀高等职业院校。
要想完成这样的使命,思政教育创新势在必行,特别是职业院校又肩负着高等教育多样化、普及化、专业化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更应该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独树一帜中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教学创新有很多方面,除了教学理念上、内容上、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及教学模式上的创新等,而新媒体是最能体现教育创新、最能引领时代潮流最受师生欢迎的。基于此,笔者在这个教育创新版块中,就以最熟悉的新媒体之新为例,论述它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离不开新媒体,将新媒体融进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乃至于步步更新,使用新媒体教学,不但让课程内容深入浅出一目了然,还根据学生对互联网的爱好,将他们感兴趣的政策、新闻、重大事件、流行介质、前卫话题、生活时尚等元素融入其中,既丰富了所学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把趣味性引进了知识性,让学生们十分喜欢上思政课,让曾经极为枯燥的政治课因为新媒体而变得其乐融融,扩展了教学渠道,让诸多课堂知识与网络知识、图片和视频等多项元素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既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又为他们送去了快乐,还促进了师生交流,增加了师生感情,可谓是一举数得。
有了这样的体验,我开始热衷于新媒体教学上的创新,每一次都会想方设法地融进去一些别开生面的内容,不为别的,只想让这些内容或能为课堂知识添彩,或能触类旁通,或能增加一些快乐元素,为学生们驱赶疲乏增加活力……做到了这些,我就觉得这不只是新媒体创新了,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了。比如,抛去课堂以外,我还通过微博、微信、QQ等和学生们在线互动,及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既方便快捷,效果又立竿见影,在谈笑之间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教学也是需要艺术性的,在意识形态方面更需要用艺术化的、人性化的引导,而新媒体教学恰好为这种引导引来了东风,再加上时下方兴未艾的党建工作正全方位铺开,这也让笔者及时地抓住了这种契机,从而把比较严肃的党建工作融进了逐步创新的新媒体教学中。
2.投身于教学中的党建工作
说到教学中的党建工作,笔者还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笔者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长达20多年。不但如此,还主持共青团工作,这期间组织举办了大中专学生干部培训班、青马工程培训班、新生入学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活动集萃、文明风采大赛等很多活动,引领学生们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先后推荐了很多优秀学生入了党。
除了团委工作以外,近年来,笔者还从事了我们学院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和单位部门的党建工作,结合学院特色专业发展和运用,主持“政校企”三位一体菏泽市健康养老社区大学办学模式研究课题,并把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有了这样的党建工作经历,笔者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将党对青少年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句“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振聋发聩,让笔者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入心。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习总书记的箴言同样让我铭刻在心。笔者觉得,这是筑牢信仰之基的基石,这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必须要准备的“精神钙片”。因为,大学中的党建工作无异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灵魂,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翻阅历史,直面现实,二者告诉我们,只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建设让党放心的好大学,才能在大学中补足大学生的精神之“钙”,筑牢他们的信仰之基,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人心,扎实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院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练好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已势在必行,而推动党建工作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则正在相互融合中同向同行。
作为在教学之余又参与行政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注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再把其精髓反哺给学生,以增强他们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让他们能有一把检验自身政治立场、政治信仰的重要标尺,并将此作为一场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党性洗礼,以提升政治站位,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只有让学生们做到了这些,笔者才觉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无愧于自己的师心。
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才发觉自己无意中打开了关键枢纽,夯实了组织基础。原来,党建工作也是需要创新的,创新后的党建工作才能够一枝独秀,才能够活水润心,才能够在愉悦中把以上的必要性、迫切性体现在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从而控制好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为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接受党建教育,做到引导有方,学有所用,笔者曾组织学生参加了“红色家书诵读比赛”、“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歌咏比赛”、“红色故事讲述大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去了解红色的历史、英烈的传奇,让他们在自然而然中接受教育,这也是笔者投身于党建工作的一个小缩影。
小缩影,大视野,这也是党建工作的一大写真,因为它要注定与教育工作在创新中相互融合。
3.思政教育创新与党建工作的最佳融合
在上面第一部分的创新论据中,笔者选择了新媒体创新举一反三,论证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而在上面的第二部分上,笔者也论证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既然二者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如此的重要,那又怎么样融合才能让二者自然地、恰若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并产生巨大的时代效能呢?
在二者的教学上,笔者曾多年浸润其中,并从中找到了二者的最佳融合点。这个点在何处呢?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主体,代表着整个高校的发展水平,党建工作是高校的灵魂,引领高校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让高校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阶段,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最佳融合点。围绕着这个点,我们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谋划推动人才的培养工作,只有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大任务、政治命题,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建立健全“十育人”工作机制,巩固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这样的格局和体系,笔者在新媒体教学中巧妙地融进了红色历史,用真实感人的红色历史促进党建工作,在春风化雨中强化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积极开展“担复兴大任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以一系列有品质、有温度的举措来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再则,笔者十分崇尚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常把爱国、爱党融化在教学工作及党建工作中,想以此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让党建工作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融合在一起,直至把党的宗旨与事业铭刻在大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样的结果其实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劳动和实践。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在学院的管理还是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党员都应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一面旗帜,为师生树标杆,这是大学的精神和形象,笔者把它们都融进了新媒体教学中,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行为,展现党员们在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勇于承担重任,敢于冲锋在前,擅于忘我的真实群像。有了这样的党员,新媒体教学创新与党建教育创新就有了吸引力,就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与党建学习相互融合的和谐氛围。
作为一名教师和行政管理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导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告诉他们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如何成人。为此,党员教师更应该在职业道德方面给予自己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国曾颁布过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和党员廉洁自律的法律,窃以为,这些都对党员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更应该把学风建设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更应该利用党风建设更好地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从而让教育创新工作与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并在一次次的相互融合中擦亮最佳融合点。
相对于更多高校来说,擦亮最佳融合点,还需要高校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融合,还需要赋予高校文化和红色文化灵魂,使高校文化和红色文化更具有生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高校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的,就是在具体工作中巧妙地将党、政、团队相结合,利用合力,使高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红色文化在春花中秋实,以提高学校师生的精神文明境界,改变师生精神文明面貌,让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并在和谐共融的推动中把教学创新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最佳融合点擦得更亮。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与党建工作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与党建工作相互融合,并在融合中把二者的职能拓展,使其具体化、实践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是大势所趋。人才培养、输送人才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故此,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与党建工作的最佳融合点应定位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要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一根本任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无愧于师心,无愧于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良知,才能在无愧中歌咏新时代,领悟新思想,奋进新征程,在相互融合中把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与党建工作推向新高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08-23
[2]习近平,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