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对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 屈丹
[导读] 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描述了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屈丹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710068
        摘 要: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描述了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阐述重大疫情对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疫情期间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支持策略。
        关键词:重大疫情;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

        一、问题提出
        自从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者以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种病毒在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省份中迅速传播,防控疫情蔓延的形势非常严峻。此次重大疫情危机不仅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情绪、行为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听力障碍儿童在浏览传统新闻媒体和微博、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时候,会看到大量难辨真伪的疫情信息,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听力障碍儿童还要尽快的适应线上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并按时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种种学习任务。在此种情况下,听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将会长期处在紧绷、高压状态中,随之而来的即是孤单、沮丧、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关注并对其进行调适的话,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与障碍。因此,无论是听力障碍学生本人还是特殊教育学校,在关注疫情和学业的同时,也应当密切关注听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二、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听力障碍儿童的各项心理指标均落后于普通儿童。知觉的恒常性方面,听力障碍儿童知觉的恒常性要低于普通儿童,如果同一事物出现在不同环境下他们往往不能对其进行辨认;记忆发展方面,听力障碍儿童会表现出识记速度迟缓,再现困难,记忆的保持、再认能力、组织能力较差,偏好直观的形象记忆,记忆广度有限,短时记忆容量小,不会运用编码等记忆策略;思维想象方面,听力障碍儿童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愿望及情绪色彩,思维长期停滞在
        
作者简介:屈丹(1990年4月-),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思维呆板,很难形成完整的概念;注意力发展方面,听力障碍儿童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比较困难、注意的广度狭窄等问题;情感和个性方面,听力障碍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有惰性心理与好奇意识,多疑偏激,冲动急躁,缺乏社交技能[1]。
        随着教育制度的持续改良,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听力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别的群体,易因自身的缺陷而陷入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2]。当前,我国关于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生物学领域,对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影响虽然也有涉及但是研究的并不够深入。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听力障碍儿童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不仅要建立在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且较大程度还要受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赵妍(2013)在社会关注度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社会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过高或过低的关注度都不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要想让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关注度的标准,采取适当的关注以及适度的关爱去帮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3]。
        三、重大疫情对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第一,在居家隔离期间,听力障碍儿童体育锻炼的时间过少,运动项目种类单一,导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室内场地的限制。由于长期居家隔离,运动场所局限在狭小的室内环境,可选择的运动项目较少,比如:室内篮球、跳绳、飞镖、瑜伽、健美操、踢毽子等,这不利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得到全面、系统的锻炼;二是缺少专业的运动指导老师。疫情期间,很多家长还要居家办公,工作之余对孩子的管教大都集中在学业、饮食照料等方面,对孩子在居家隔离期间的体育活动关注较少。亲子游戏活动中也只是作为孩子的玩伴,缺乏学校体育老师所具备的体育教学指导素养,导致孩子在锻炼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轻微的损伤,影响运动效果。
        第二,疫情期间听力障碍儿童的情绪有很大波动,消极情绪阻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行为也随之增多。听力障碍儿童家长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也较为明显,导致亲子之间存在消极影响的交互效应。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处于突如其来的疫情下的听力障碍儿童,社会支持还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他们树立新的健康行为,有些听力障碍儿童过度关注疫情的变化,长期下来,负性事件和非理性的信念会导致严重的负性情绪,即使是正性的事件,关注的过多也会导致压力增大。第二,居家隔离多日以来,部分听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内容单调、乏味,致使他们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过于依赖网络,生活中就总喜欢玩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线上学习仍旧通过网络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低,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排斥心理,会把消极情绪都发泄到亲属身上。
        第三,居家隔离期间,部分听力障碍儿童总是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介于隔辈之间存在代沟,便不愿意与父母、亲属有过多的交流。父母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育儿知识,无法准确找到缓解亲子关系的方法,听力障碍儿童的内心世界无法与人倾诉,易出现孤独感。疫情期间,听力障碍儿童与同学、朋友的沟通方式多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缺少面对面交流时的愉悦感和畅快感。总之,疫情期间,听力障碍儿童缺乏充分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交往对象单一,交往的内容和信息较为贫乏,交往态度存在偏差,缺乏有效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肥沃土壤,导致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亲子关系紧张。
        四、重大疫情期间促进听力障碍身心发展的建议
        (一)重视社会支持对于稳定情绪的作用
        第一,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各部门利用社会力量,给予听力障碍儿童家庭物质层面的满足,将生活必需品、粮食蔬菜等送到困难听力障碍儿童的家中,尤其需要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投入对防护物资的生产,及时免费发放给听力障碍儿童家庭防疫用的口罩、消毒水等物资。


        第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优势,通过电视、微博、公众号等大众传媒向听力障碍儿童家庭传播正确消息,积极辟谣,保证社会舆论的健康导向,引导他们在科学认识疫情的基础上,既要做好自我防控,更要相信国家政府的防治能力。
        第三,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那些有确诊病患的家庭、疑似隔离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以及正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听力障碍儿童家庭,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服务。
        第四,引导各地区相关机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每个听力障碍儿童家庭都能清楚地知晓心理求助渠道和联系方式。
        (二)学校整合资源开展线上教学
        第一,学校课程应该打破传统学科限制,突出网络教材的优势,组织教研组积极开发有关疫情防控的校本教材,拓宽教学思路,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开展在线教学评价,提高全体任课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经验交流视频会议,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视频,进而把延迟开学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在线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差异,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在线教学工作。学校应该尽最大限度为家长提供居家康复训练的视频、电子文档等资料,组织优秀教师轮流值班为有困难的家长提供在线答疑。为听力障碍儿童制定疫情期间的教育计划,并监督家长准确、有效的在家中开展教育计划。
        第四,切实加强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听力障碍儿童对于疫情事件的心理适应和应对能力。在重大疫情危机当中,主要是由班主任来构建班级生活的实际形态,所以班主任务必积极做好线上教学的组织与监督、学生交往的引导与管理、班会课的实施与开展、家庭—学校—社区的沟通与联系等工作,并为后疫情时期班级生活的线下过渡做好充分预估与精准研判[4]。
        (三)家庭应该充分发挥心理支持的作用
        第一,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状态,形成家庭支持强有力的联结。合理安排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包括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管控好时间。这既可以有效调节听力障碍儿童的无聊、烦躁的消极情绪,又能够借机加强听力障碍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保证身心健康,增强抵抗病毒的免疫力。
        第二,对于身心出现较严重问题的听力障碍儿童,过多的社会支持可能会导致其恐惧情绪的加重,因此家人、朋友等应积极转移其对于负面消息的过度关注,更多呈现关于疫情事件的积极新闻,如确诊人数的减少等,纠正其关于疫情严重程度的过高估计,避免不良猜测,使其建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家长应及时通过心理求助热线电话寻求帮助,在专业的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努力调节和克服疫情期间产生的消极情绪,以一种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来应对疫情等应激类事件。
        第四,家长应该为听力障碍儿童合理规划好每日的活动安排,并为儿童丰富宅家生活内容,积极设计居家亲子交流等主题活动。丰富的居家亲子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居家时间,又可以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还可以调节每个家庭成员抑郁失落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促使全家一起积极健康地防控疫情。
        
        
        
参考文献:
[1]王驰.特殊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5,4(11):86~87.
[2]杜建慧,王雁等.多元整合模式视角下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德育,2017(20):40~45.
[3]赵妍.关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关注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10~111.
[4]张聪.重大疫情危机中班级生活的重塑与提升[J].危机管理,2020(3):5~8.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emergency mechanism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during major epidemics
QuDan
(School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710068)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and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hearing impairment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 emergency mechanism, an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the major outbreaks during the hearing impair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support strategy.
Key words: Major epidemic;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龙湖香醍四期。
邮编:710068
电话号码: 15609218717
电子邮箱: 283094170@qq.com
西安体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体育手语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立项编号:XTJY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